时间:2020-08-01 07:00:10
1、综合题 读西藏经济结构变化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西藏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西藏发展清洁能源的自然优势及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快速上升,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2)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风力大,风能丰富;沼气原料丰富,可发展沼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1年10月27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中共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山西省要在重大转型项目上先行先试,实施煤层气综合利用、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矸石发电及粉煤灰开发利用、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产业工程。结合材料完成问题。
小题1:该图反映了山西为实现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围绕煤炭综合利用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B.改变能源基地职能形成高新技术基地
C.由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基地转变为依赖新能源
D.由能源基地转变为制造基地和材料基地
小题2:根据该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采掘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1985~2000年持续上升
B.原料工业始终在增加,且有越来越快的趋势
C.加工工业1985~2000年持续上升
D.山西省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山西结合本地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形成能源综合利用,使山西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小题2:采掘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1985---1995年间有所上升,但在1995--2000年下降,且下降速度很快,A错误;原料工业始终在增加,且有越来越快的趋势,B正确;加工工业1985~1995年间比重下降,到2000年几乎停滞不前,C错误;这说明山西省虽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但还是限于初级加工阶段,工业发展水平还不高,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示资料提取有效信息,掌握能源基地建设的基本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对土壤的影响;雨林中生物循环旺盛,有机物合成速度快,当然雨林植物吸收作用强烈了。植物快速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也是造成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汉水河段中的沙洲和卵石滩示意图。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2)比较汉水中游两大支流南河与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4分)
(3)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乙所示)。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4分)
(4)指出图甲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应采取的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地形类型:盆地或平原(2分)
理由: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米,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米,多平原地形;(2)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西、东、南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向南开口;(2分)
(2)南河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白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流速慢,河流含沙量小。(4分;只分析一条支流者,根据学生作答情况酌情给分,但得分不应超过3分)
(3)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2分)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2分)落
(4)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2)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2分)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2分)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P-Q间等高线稀疏,中部海拔小于200米,为平原地形,四周等高线密集,海拔高,多山地地形;图示水系是向心状,该地形区北、西、东、南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向南开口Q方向;是盆地地形。
(2)图示南河两岸等高线密集,流域面积小,南河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流经地区坡度大,河流含沙量大;白河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主要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流经地区坡度小,河流含沙量小。
(3)Q河流上游流经山区,地形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 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沙滩罗列。
(4)南河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南河流域内要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河流含沙量;山区耕地少,要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自然灾害发生。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图7),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示意图中A和B两种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A.A气体可大量排放,不需实行回收处理
B.对于B气体可以大量排放,部分回收即可
C.A气体是该过程中排放出的温室气体
D.A和B两种气体产生的问题都属于生态破坏问题
小题2:这种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不正确的是
A.能大量增加就业机会
B.减小了交通运输压力
C.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D.产业结构仍旧单一化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以煤作为能源使用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以选择C项。
小题2:产业结构多样化,减轻交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所以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