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52:41
1、单选题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 ]
A.地形平坦,略有起伏
B.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C.地表森林广布
D.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2、该地区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能够“缩小”灾情,主要是因为? (? )
①有能力建设防灾系统?②灾害发生时能迅速救援?
③能够把自然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④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相同破坏程度的自然灾害,在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因有防灾系统,灾前预防、灾时迅速救援等可使灾情“缩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对自然灾害防御的影响即可判断。注意可结合排除法分析,其他选项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①鼠害?②滑坡?③台风?④泥石流?⑤风暴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鼠害属于生物灾害,台风、风暴潮属于气象灾害。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完成2题。
小题1:图中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是?
①强风?②干旱?③地震?④洪水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小题2:为减小上述两种灾害的发生频率,减轻其造成的损失,下列措施适宜的是?
①植树造林
②修建水库
③加强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研究?
④建设护坡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强度及影响可知,图中符号“□”为干旱,在农业大发展时期损失严重;工业大发展的当今,旱灾强度、频率增大,但供水的保障程度增大,干旱损失降低。“▲”为洪水,发生范围广,在经济和人口密度增大的情况下,损失加重。二者均为分布广泛的灾害,总损失极大。强风虽然发生频次高,但是其破坏程度较小;地震破坏程度极大,但是其发生频次较小、也只是局部地区损失严重。故本题A正确。
小题2:旱涝灾害要靠水利工程来防护,植树造林也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功能。对板块构造的研究,利于对地震灾害的预测;建设护坡工程主要是防止和防治滑坡等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中a为地下岩层断裂震动处,b为与a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c、d、e、f为地面各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ab表示________,bf表示________。
(2)当ab距离增大时,地表各点所受影响和破坏将________。
(3)c点所受的影响和破坏比f点________,从图上可看出的原因是c点的________比f点小。
(4)b、c、d、e、f各点受地震的影响和破坏从小到大排列应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2)减小
(3)大;震中距
(4)f<c<e<d<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