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49:35
1、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四点为为二分二至日。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球绕太阳公转从B到C的过程中(?)
A.海南岛白昼越来越长
B.南亚东南季风越来越强大
C.长江中下游经历梅雨季节
D.东北平原春小麦、水稻、玉米全部收割完毕
小题2:当地球绕日公转运行到A处,则(?)
A.加拿大白昼开始渐长
B.牡丹江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C.洛杉矶温和多雨
D.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伏旱季节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及图示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可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冬至日,则B为秋分日,D为春分日,故从B到C过程中,为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南移,则海南岛的昼长逐渐缩短,A错误;南亚此时盛行东北季风,B错误;长江中下游此时为冬季,C错误;东北的粮食作物主要在春季播种,秋季收割,D项正确。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A位置为夏至日,加拿大的昼长达最大值,A错误;牡丹江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B错误;洛杉矶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此时为夏季,高温少雨,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在7、8月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单位:亿焦耳/米2·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处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地形
C.湖泊
D.洋流
小题2:8月1日,②地日出、日落时物体影子的朝向分别是
A.东北、西北
B.西南、东南
C.西北、东北
D.东南、西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①处年太阳辐射量等值线向南弯曲,说明该地比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少。该图为北美洲,①处为五大湖区,空气湿度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比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少。
小题2:8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②地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分别为西南、东南。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右图为广州北回归线标志塔,塔高23.5米,塔身中空。当太阳直射该地附近时,阳光可从塔身中心穿过,射入塔底。
材料二? 下图为某日在塔底拍摄的太阳光射入塔底的光斑(图中的大圆)及其运行的情况(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
(1)光斑在塔底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当标志塔正午影长与塔身等长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下列现象真实的是(? )(8分)
A.标志塔塔底有光斑
B.北半球白昼逐渐增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D.罗马正处多雨期
E.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夜长大于标志塔所在纬度的昼长
(3)该标志塔所在地区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自西向东(2分)
(2)21°34′S(2分) 113.5°E(2分)? DE (4分)
(3)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降水丰富。(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3年3月8日,拍摄者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努拉伯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所示)。据悉,每年只有两天会出现这种现象。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
A.东西走向
B.东南—西北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小题2:下次出现该景象的日期约为( )
A.2013年10月6日
B.2013年1月5日
C.2013年4月5日
D.2013年7月5日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3月8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日出、西南日落,结合材料可知该铁路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小题2: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移动到北回归线,然后再向南移动,再次直射同一纬度时,该地才会出现同一现象。3月21日和9月23日直射赤道,3月8日距3月21日有13天,9月23日以后13天约为10月6日,即10月6日和3月8日太阳直射同一条纬线,这两天日落方位一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黑龙江和海南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海南大于黑龙江
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海南小于黑龙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变化特征。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角速度是除二极外处处相等。所以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