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48:54
1、多选题 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原因可能是
[? ]
A、降水稀少不能满足粮食生长所需
B、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C、土壤比较贫瘠,粮食生产不稳定
D、耕作比较粗放,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少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注重了
A.以种植业为主
B.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农业
C.以水产养殖为主
D.以副业为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根据流域的特征,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发展多种经营,即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利用保护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等温线数值,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北偏,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
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
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
D.位于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小题2:图中乙地区有大片未开垦土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曾进行过大规模开垦。近年来,该地区的垦荒已逐渐停止,不少已开垦的土地也已恢复原貌。主要原因是
A.该地热量条件太差,不宜耕种
B.该地人少地多,不需要更多的耕地
C.农产品收购价格太低,种地不划算
D.保护湿地,恢复当地生态
小题3:目前不属于影响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A.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
D.常受低温和冻害的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1月等温线明显北偏,说明该处的气温要高于同纬度地区。结合对东北地区地形知识的理解可知,甲处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小。
小题2:乙处的热量条件虽差,但可保证一年一熟;此处原为湿地,后被开垦为耕地,虽然收获了一些粮食,但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其不断恶化。目前对该地进行退耕,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恢复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小题3: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土壤盐碱化一般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东北地处湿润、半湿润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据此回答问题。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2.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
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④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A.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③④
H.①②④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目前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植被破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图A?图B
(1)由图A信息可知,该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填“偏高/偏低”);偏高(或偏低)的大致分布规律是?。(3分)
(2)由图B信息可知,该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填“偏多/偏少”);偏多(或偏少)的大致分布规律是?。(3分)
(3)据图A和图B信息,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是?地区(填“东/中/西部”),并说明理由。(5分)
(4)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偏低(大部分地区偏低2-4℃)(1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
(2)偏多(1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
(3)西部地区(2分);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2分);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2分)。
(4)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1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1分);平原地区地势地平,降水偏多,湿度大,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2分)
本题解析:
据图可知:图A气温距平为-2---4度,所以该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东部偏低的数值小,西部偏低的数值大,所以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
据图可知:图B降水量距平百分率较常年多0--100%,西南部可以达到200%,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
春季气温回升,西部由于积雪量大,地势较低,排水不畅,所以涝灾严重,
东北地区为一年一熟,为旱地。春季气温低,生长期短,易受寒潮影响,春季冰雪融化,土壤中水分过大,不利于耕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