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七)

时间:2020-08-01 06:46: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种?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起到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的功能;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物种丰富,故能维护生物多样性;森林能吸烟滞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干旱地区,森林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益,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36分)读图8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冻土是指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近20多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迅速退化。
(1)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简述东北地区缓解冻土退化的主要应对措施。(6分)
(2)结合水循环的相关环节,分析①地区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8分)
由于俄罗斯土地租金便宜、产量远高于国内,东北农民从2005年开始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种大豆,种植面积达6000公顷以上。在我国大豆供需缺口保持3000万吨的态势下,去国外种大豆对农民的吸引力正与日俱增。
(3)说明东北农民去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大豆的主要原因。(8分)
近年来,殖民遗迹旅游(黑色旅游)开始兴起。东北地区近代饱受日俄侵略,遗留了很多殖遗迹。有伪满皇宫、战争遗迹、宗教建筑、受难者遗迹和殖民监狱等类型,数量都十分巨大。
(4)分析东北地区殖民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8分)
大庆是石油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日渐枯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大庆的必然选择。
表2 大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5)说出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在表2中的具体体现。(6分)


参考答案: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2分)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比重,使用清洁能源;(2分)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等。(2分)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2分)气温低,蒸发弱;(2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多条河流交汇;(2分)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2分)
(3)俄罗斯远东地区距我国东北近;(1分)开发历史晚,土壤肥沃,产量高;(2分)土地价格低;(1分)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大;(2分)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2分)
(4)历史文化价值高;(2分)数量大,类型多样,地域组合状况好;(2分)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2分)客源市场广阔。(2分)
(5)产业结构调整、人均GDP增长,体现了经济持续发展;(2分)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体现了社会持续发展;(2分)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加,体现了生态持续发展。(2分)(合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
(1)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迅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区时。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比重,使用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等。
(2)本题考查沼泽的成因。①位于三江平原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多条河流交汇;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
(3)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俄罗斯远东地区距我国东北近;开发历史晚,土壤肥沃,产量高;土地价格低;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大;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
(4)本题考查旅游发展条件的评价。东北地区殖民遗迹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数量大,类型多样,地域组合状况好;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广阔。
(5)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人均GDP增长,体现了经济持续发展;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体现了社会持续发展;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加,体现了生态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完成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沉积作用
B.风化作用
C.风蚀作用
D.水蚀作用
小题2:根据自然条件的特点,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应是
A.综合开发
B.开垦耕地
C.发展畜牧业
D.全部退耕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红色荒漠”现象和酸性红壤、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关系密切。江西丘陵多为有较薄红壤覆盖的石质山地,坡度大,降水多且集中,流水侵蚀强烈,表层土壤一旦被侵蚀掉,石质裸露,就会出现“红色荒漠”。
小题2:对红漠化地区的农业生产提倡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相结合。故选A项。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学会知识迁移,难度一般。另外本题还可结合南方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多选题  据宁夏新闻2006年6月1日报道,在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临近黄河,灌溉便利
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土壤中的盐分不易下渗
B、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C、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D、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盐分容易堆积
3、图中B地区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C、农业由耕作业向畜牧业转变
D、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


参考答案:1、AC
2、BC
3、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的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一种或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图”,回答题。

小题1: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小题2: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人类开垦
C.降水增多
D.地壳抬升
小题3:浓江流域湿地景观的变化,还会影响到流域小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平衡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理解题干信息、读懂图示内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首先分析图b,可看出浓江流域湿地景观类型的面积,由50年代的多样性特征转变为目前以岛状林湿地为主体的结构特征,结合材料中“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一种或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这个信息,即可做出判断出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
小题2:结合图a分析,可看出浓江流域近几十年来大量开垦耕地,导致湿地面积萎缩。
小题3:环境要素间相互制约,沼泽、河流、岛状林湿地等的变化会引起环境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动全身”这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点评:本题以“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答过程中学生掌握几种主要图表的判读方法再接合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相关知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