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43:35
1、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1——12题。
小题1:区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A.高寒
B.干旱
C.暖湿
D.干热
小题2:区域需要防治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沼泽化
C.盐碱化
D.城市化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宁夏中卫县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麦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是因地制宜治沙的典型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聚集地下水,促进植物生长,从而固定沙漠
C.利用麦草、芦苇等材料固沙成本低,应大规模推广
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根据有关知识,填写下列图表。
(1)读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格内。
①平整土地②修基本农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2)根据下表右栏的治理目的,写出左栏对应治理措施的代号。
①控制工业及生活废物排放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修河筑堤,疏浚河道 ④建设分洪、蓄洪区⑤建设水利枢纽工程 ⑥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 治理措施 | 治理目的 |
| ? | 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量 |
| ? |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
| ? |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
| ? | 便于航运和防洪 |
| ? |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
| ? | 减轻河水污染 参考答案:(1)先左后右,从上到下依次为①②⑤⑥③④ 本题解析:首先明确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分别包括哪些具体的做法,然后结合各项措施的主要环境功能完成各个小题。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A、B、C三图,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黄淮海平原的低湿地 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 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 本题解析:该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在国土整治过程中的三个成功的整治措施。三种不同的立体农业模式都是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而建立的。A图是黄淮海平原的鱼塘—台田模式,B图是南方丘陵山区的立体农业模式,C图是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模式,这三种农业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遵循自然规律,建立了良性循环,改善了生存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中新社2008年9月9日电?昨日沙尘暴突袭了敦煌、瓜州和玉门,风沙最大时局部地区能见度仅有400米,最小能见度仅有切米,这是玉门地区人秋第一场沙尘暴天气。结合我国沙尘天气分布图、沙尘暴路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l)从左向右,从上而下分别是A、D、G、C、E、F、B。 本题解析:本题以沙尘暴作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西北荒漠化的成因及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图可知沙尘天气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从图中还可知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受山岭阻档,气候干旱。第(l)题,该类试题应根据前后关系解答。第(2)题,沙尘暴发生的地区属于我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第(3)题,该题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呈现的趋势是频率加快,间隔变短。第(4)题,我国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是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冬、春季盛行西北季风。第(5)题,应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第(6)题,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减少种植业,适度发展畜牧业。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