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42:54
1、单选题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此时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相反;由此可知12月22日,南半球昼长夜短,即昼长大于12小时,根据题表,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白昼时间大于12小时的,就只有丁地,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就只有丁地,其他甲乙丙地属于北半球,所以选择D项。
小题2:赤道上昼夜平分,昼长12小时,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越靠近赤道昼长就越接近12小时,越远离赤道(即纬度越高)昼长就与12小时相差越大;用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与12小时比较,甲地白昼长与12时相差6小时30分,乙地白昼长与12小时相差2小时51分,丙地白昼长与12小时相差35分,丁地白昼长与12时相差1小时56分;由此可判断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是甲、乙、丁、丙;B项正确。
小题3:地球公转使各地昼夜更替,加上黄赤交角的存在,使斜着身子地球绕着太阳运动,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从而造成各地白昼时间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所以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所以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总是与太阳同升落。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8月1日
B.7月1日
C.6月1日
D.5月1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升旗最早即日出最早,而日出最早则昼长最长,北半球各地夏至日为一年中昼长最长的一天,故越接近夏至日,升旗越早。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日出时间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并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地球上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则这两地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小题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为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该天,日出时刻地方时早于6时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
小题3:如图示日期为6月22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甲位于热带,乙可能位于寒带
C.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
D.四地中,丙地纬度最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夜长为12小时,其余三地昼长不同,可判断甲地位于赤道,丙、丁两地昼长小于夜长,乙地昼长大于夜长,乙与丙丁不在同一半球,如果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可能是丙、丁地。正确答案选C。
小题2:甲地夜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水平运动的物体几乎不发生偏转;日出时刻地方时等于6时;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正确答案选D。
小题3:如图示日期为6月22日,甲位于赤道、乙地位于北极圈内、丙、丁位于南半球。由以上判断可知,甲位于热带,乙可能位于寒带。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面甲图中的A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A点也是移动的。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当A点移到最低纬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 )
A.在23.5°N上
B.可能在赤道上
C.在66.5°S上
D.可能在极圈上
小题2:乙图中能正确表示A点在一年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
A.AB线
B.CD线
C.EF线
D.AF线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因为A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而在一年中,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最低纬度是66.5。,由于该半球为北半球(地球逆时针旋转),所以,其切点应为66.5°N,那么,太阳直射点应在23.5°N上。
小题2: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当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切点在66.5°N上,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切点在北极点上。从图中可以看出,AB线正好在这一范围之内,故应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光照来自图的右侧,粗实线为180°经线)。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晨昏线是?(晨或昏)线。
(2)图中角a的度数为?。
(3)图示时刻全球新旧日期的比例为? 。
参考答案:(1)晨
(2)23°26′(23.5°)
(3)1: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