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38:37
1、综合题 (28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图12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山东半岛城市带统计表(经济生态包括生产效率、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社会生态包括人口、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生态文化;自然生态包括生态资产、环境质量、资源保护。分值越高越优。)
| 城市 | 工业基地及 大型交通设施 | 可持续发展能力 | 创新能力排名比较 | 农业基础 竞争力排序 | |||
| 经济生态 | 社会生态 | 自然生态 | 总得分 | ||||
| 济南 | 钢铁、汽车、机场 | 0.32 | 0.34 | 0.47 | 0.38 | 2 | 4 |
| 淄博 | 化工 | 0.22 | 0.33 | 0.65 | 0.35 | 4 | 5 |
| 东营 | 化工、造纸 | 0.15 | 0.35 | 0.71 | 0.32 | 7 | 8 |
| 青岛 | 钢铁、化工、汽车、 造船、港口、机场 | 0.31 | 0.31 | 0.67 | 0.40 | 1 | 3 |
| 威海 | 造船、港口 | 0.30 | 0.37 | 0.50 | 0.38 | 5 | 6 |
| 烟台 | 汽车、造船、港口 | 0.24 | 0.31 | 0.56 | 0.34 | 3 | 2 |
| 日照 | 钢铁、造纸、港口 | 0.20 | 0.24 | 0.32 | 0.25 | 8 | 7 |
| 潍坊 | 工程机械、农业机械 | 0.18 | 0.28 | 0.63 | 0.30 | 6 | 1 |
参考答案:(1)日照?位于(山东丘陵冬季风的)背风坡(4分)
(2)平原?低山丘陵(或丘陵) 干旱(春旱)(6分)
(3)原料?(农业发达,)(消费)市场大(4分)
(4)①土地使用价格较低 ②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③政策支持 ④距日本、韩国较近(任答对3点得6分)
(5)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②经济(或工、农业)基础好 ③环境质量好?④创新能力强(8分)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考查知识点较全面,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审题能力,学会抓住关键词或限定词。
(1)根据图中济南、日照两地地理位置,可知寒潮出现频次较低的是日照,根据所学知识,寒潮是由于冬季强冷空气南下而导致剧烈降温所致,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日照位于山东丘陵的东南部,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地形减弱冷空气强度。
(2)图示范围内等高线数值较低,都在400及其以下,较大部分低于200,则可知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丘陵,注意题目的关键词“春末夏初”,春末夏初影响该区域(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春旱。
(3)东营市发展化学工业的主要是利用附近油田提供丰富的化工原料,此问注意回答“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只能回答“原料”,如果填“原料丰富,靠近原料”等有解析的回答都不对,潍坊成为我国最大农业机械城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农业发达,对农业机械需求大。
(4)此问注意审题成为日本、韩国主要蔬菜供应基地“利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土地用、劳动力、政策支持、距日本、韩国较近、交通便利等方面,但一定不能回答市场广阔,因而题目以指明具体市场。
(5)抓住关键词“依据材料”,从材料中可知青岛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和交通(材料一)、经济基础(材料二中农业基础竞争力排序)、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排名比较)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总得分)等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5月初,我国某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往年严重的洪灾,读该区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和2010年径流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小题2:该区域5月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①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②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③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④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根据图中多年河流径流量曲线判断该地径流量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该地区河流在冬季会发生断流现象,说明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冰川融水。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汽主要受西风影响来自于大西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西北地区河流的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所以影响河流径流的因素主要是气温。该地5月初气温骤升,大量冰雪融化形成洪灾,所以该洪水是因为积雪融化引起,从上游河流而来,所以应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气旋过境往往出现阴雨天气,冷暖锋面过境往往也会出现阴雨天气,该地5月初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只有反气旋控制,中心气流下沉,不易出现降水,天气晴朗。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该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6分)
| 流 域 |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 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 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 | 水资源利用率*(%) |
| 珠江流域 | 45 | 1 470 | 3 338 | 12.3 | 18.5 |
| 淮河流域 | 27 | 920 | 622 | 63.3 | 59.4 |
参考答案:(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2分)
(2)台风影响 (2分)
(3)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2分)
本题解析:(1)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2)南方夏秋季节的降水主要是台风的影响。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3)淮河7、8月洪水是由于降水导致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区域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扩大各区域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区域资源。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所以区域划分的目的是体现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但不是扩大各区域间的差异。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多选题 有关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能主要分布在西北、中南和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煤炭资源最为丰富
C、西北内陆及浅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