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38:16
1、单选题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题。
小题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小题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小题3: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2、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1年6月18日,“到武汉去看海”的帖子在网上流传,一场大雨让武汉变成了一片汪洋。左图为“武汉中心城区主要湖泊变化图”,右图为“城市发展漫画图”。
(1)依据材料分析武汉市形成一片汪洋的原因。(6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3、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
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题 1998年长江流域相继遭受特大洪水,长江干流先后出现8次洪峰,中游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多次超历史最高水位。在19条主要支流中,有一些水文站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均超过实测历史纪录。长江中下游超警戒水位时间大多为57~96天。 
甲 1998年6~9月长江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变化趋势 
乙 1998年6~9月长江城陵矶水文站水位变化趋势
(1)读图甲、乙两图,比较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水位的变化有何关系。
5、单选题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据此完成(1)—(4)题。 
小题1: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______________附近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小题3: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4:本次海啸中,印尼、泰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家受灾严重,但泰国东部沿海旅游胜地却基本没受到什么影响,原因是
A.距震中较远
B.处于旅游淡季,游人较少
C.接到警报,事前防灾工作做得好
D.受陆地阻挡,印度洋海啸影响不到泰国东部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