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8-01 06:37: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葡萄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经科学家观测发现,银川平原平均海拔有下降趋势0.1—0.17mm/a,但平原的土层厚度却在不断加大。下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贺兰山东麓是国内优质酿酒葡萄的最佳生长地域,是继河北昌黎、山东烟台之后第三个被国家批准的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区。下图是宁夏某葡萄酒企业的生产模式图。

(1)宁夏平原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当地发展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3分)
(3)说明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守护神”的原因。(3分)
(4)图中葡萄酒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1分)据材料二中的产业链简要分析原因。(2分)
(5)材料二中产业链的主要优势是?(5分)
(6)宁夏产葡萄酒为了更好地占领国内国际市场,当地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地壳不断陷落(下陷),黄河泥沙不断沉积
(2)降水少,水资源短缺;风沙;土地次生盐碱化;寒潮(热量不足)
(3)贺兰山冬季可以阻挡西北冷空气,减少寒潮影响;可以阻挡西侧风沙的入侵;可以抬升东南季风,形成地形雨,增加降水补给。
(4)葡萄产地(葡萄种植园);葡萄不宜保存和长距离运输、企业的废弃物还田运费更低。
(5)资源深加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开展多种经营,增加了产出,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废弃物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6)引进或培育优质葡萄,提高原料品质;引进或研究先进的酿造技术、提高葡萄酒品质;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加强市场营销、打造优质品牌。


本题解析:
(1)宁夏银川周边地区地壳不断陷落(下陷),地势变低,后期黄河携带泥沙不断沉积形成当今宁夏平原。
(2)宁夏平原地处内陆,远距离海洋遥远,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多风沙,土地容易发生次生盐碱化,而且宁夏平原纬度较高,属于中温带,热量不足,而且易受寒潮影响,发生冻害。
(3)贺兰山位于宁夏平原西部,冬季可以阻挡西北冷空气,减少寒潮影响,使银川平原冬季降温幅度减小,同时可以阻挡西侧风沙的入侵,减小风沙危害,夏季可以抬升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形成地形雨,增加降水补给,给银川平原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而贺兰山被称为 银川平原的“守护神”。
(4)葡萄酒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即葡萄产地(葡萄种植园),因为葡萄属于水果,不宜长期保存和长距离运输,材料二中企业的废弃物还田距离农田更近,运费更低,所以葡萄酒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葡萄产地(葡萄种植园)。
(5)材料二中产业链的主要优势在于对资源实行了深加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增加了产出,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实现了对废弃物综合利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6)宁夏产葡萄酒更好地占领国内国际市场,应该引进或培育优质葡萄品种,提高原料品质,引进或研究先进的酿造技术、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葡萄酒,打造优质品牌,加强市场营销,完善交通网络建设,有利于葡萄酒产品运往市场,形成自主的营销网络和广阔的市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据此完成1—2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近三十年来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人口迁移
B.经济发展
C.人口增长
D.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29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9日2时54分,甲附近海域(南纬14.5度、西经76.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0千米。
材料二:图2中甲国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国从其进口大量的矿产资源。图1是2001-2010年甲国对中国矿产出口额变化统计图。

图1
材料三:南美洲部分地区图和丙地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

图2

(1)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区时是________,这里地震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甲国沿岸的自然带主要为________,其分布特点是________。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现象。
(3)从材料二可知:甲国对中国出口额呈________趋势,其中________年份之间增长速度最快。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丙地城市蒸发量和径流量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说明该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
?

(5)图2中甲、乙是本地区重要的工业国,中国积极投资该地区的工业,分析其主要原因。
?
? ?


参考答案:(1)28日13时54分;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2)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或狭长分布;非地带性
(3)上升;2009—2010
(4)原因:①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物和各种硬化铺装所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或外流量增多);②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措施: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③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
(5)①石油、铜等资源丰富;②海运(水运)便利;③市场潜力较大;④国家之间协作较好(或国家政策优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