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35:32
1、单选题 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城市)的各月气温曲线图。
(2)两地一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________℃,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地七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________℃,反映了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年元旦时期,两城市中_______________白昼较长。
参考答案:
(1)哈尔滨 广州(2分)
(2)35(34—36) 南北温差大(3分)
(3)5(4—6均可) 南北普遍高温(3分)
(4)哈尔滨(2分)
本题解析:
(1)从两幅气温曲线图可以看出,甲图气温年较差较大,应为我国位置较北的城市哈尔滨,乙图气温年较差较小,应为我国位置较南的城市广州。
(2)从两幅气温曲线图可以看出,甲图1月气温约为-20℃,乙图1月气温约15℃,则两地一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35℃,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
(3)从两幅气温曲线图可以看出,甲图7月气温约为23℃,乙图7月气温约28℃,则两地七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5℃,这说明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
(4)每年元旦时期,太阳光线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自北向南白昼越来越长,所以两城市中广州的白昼较长。
考点:中国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13年3月22-30日,习近平主席出访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四国,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出访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南非简图。
(1)习主席于当地时间22日12时抵达莫斯科(北纬56°,东经 38°),此时北京时间 ,此时, 22日、23日占全球的比例各为 、 。(6分)
(2)读材料一,国家②主要自然带名称 ,主要受 因素造成的。(4分)
(3)读材料二,当A地处于多雨期时,主要是受 (大气环流)影响,此时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B地的气候特征是 。(6分)
(4)读材料一,④地刚果河水能资源丰富,请说明理由。(4分)
(5)读材料二,分析南非渔业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22日17时 7/8 0
(2)热带草原带 地形
(3)西风带 高温多雨 炎热干燥
(4)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势崎岖,地形落差大。
(5)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岸线长,地处两大洋的航运要地,利于发展海洋捕捞;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陆地有河流注入,带来大量养分。
本题解析:
(1)38°E莫斯科位于东三区,北京时间为120°E位于东八区,且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故12+(8-3)=17时;此时全球十二区至零时区至西九区共二十一个时区为22日,故22日占全球的7/8,其余时区位于西侧,时间为21日,故23日占全球比例为0 。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地处热带草原区,该地位于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没有形成热带雨林的水热条件。
(3)A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亚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由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降水较少;南半球冬季副高北移时由西风带控制,带来较多降水,形成多雨期;A地多雨期时,北半球北京为夏季,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表现为高温多雨,降水集中,B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区此时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为主,炎热干燥。
(4)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从落差大和水量大两个方面分析。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和流水量大,地形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5)南非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两洋交汇处,海岸线长,航运要地,利于发展海洋捕捞,西风漂流和莫桑比克暖流交汇处,鱼类丰富;西部沿海是本格拉寒流形成的上升流,有利于渔场形成;陆地有河流注入,带来大量养分,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考点:水能资源影响因素,世界地理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右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与图中甲、乙之间锋面无关的地理现象是( )
A.沙尘暴
B.我国北方夏季暴雨
C.对流雨
D.寒潮
【小题2】甲、丙、丁、戊四地中( )
A.甲地温度最高
B.丙地位于南半球
C.丁地在冷锋后
D.戊地气压最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锋面气旋,图中甲乙之间为冷锋天气。选项中对流雨不是有冷锋天气形成的,是中心气流上升形成的。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都位于北半球,甲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丁地在暖锋锋前;图中戊地的气压最低。
考点:该题考查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读下面图回答问题(7分):
(1)按性质分,甲为_____ ____锋,乙为__ _______锋。A、B、C、D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_。
(2)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________锋,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以及冬季暴发的寒潮都是_________锋造成的。
(3)A、B、C、D四地,未来几天天气变化过程与下表相似的是_________地。
| 日期 | 气温℃ | 气压 (百帕) | 天气现象 | ||
| 平均气温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
| 1月1日 | 20 | 28 | 12 | 1002.5 | 天气晴朗,1-2级偏北风 |
| 1月3日 | 9 | 17 | 2 | 1005 | 中雪,6-8级偏北风 |
| 1月5日 | 7 | 13 | 0 | 1008 |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
参考答案:
(1)冷 暖 BC
(2)冷 冷
(3)B
(4)寒潮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根据图甲得出为冷锋,乙为暖锋。A在冷锋锋后,D在暖锋锋前,冷气团控制;B在冷锋锋前,C在暖锋锋后,暖气团控制。
(2)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
(3)连续三天气温一直下降,所以一开始气温高时在冷锋锋前,冷锋过境时,过境后,气温一直下降,天气由晴朗变为雨雪,再变为晴。
(4)气温24小时下降10℃以上为寒潮。
考点:锋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锋面,要区分开冷暖锋及带来的天气变化和对应的例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中国经营报2009年10月17日,在经过两年的激烈讨论之后,在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将达成一个新的协定,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原因、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3分)
(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冬季西北多东南少,夏季东南多西北少。原因:冬季该国的西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东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4分)
(2)热带雨林气候。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3分)
(3)西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分)
(4)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
本题解析:
(1)甲图所示为日本。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是因为日本为季风气候,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携带大量水汽,西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东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东南风从太平洋吹来,东南岸为迎风坡,降水多,西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
(2)B国为澳大利亚,其阴影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地处大分水岭的东侧,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3)A国盛行西北风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同时因为南半球夏季陆地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澳大利亚北部吹西北风。
(4)上述两国均为沿海国家,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毁林等,因此遏制全球变暖应从上述两方面入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