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32:04
1、综合题 该图是地球公转轨道及二分二至点示意图,该表为北京市某校学生实测正午太阳高度记录表,完成下列问题。(10分)
| 日期 | 正午标杆影长 | 正午 太阳高度 | 备注 |
| 9月5日 | 178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学生连续三天实测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和正午标杆影长记录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段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远日点
B.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D.射入屋内的阳光面积达全年最小
【小题2】关于此时段所属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B.吉林松花江适宜观赏雾凇
C.我国西南山区易发生泥石流
D.俄罗斯北部候鸟迁入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表中日出、日落时间,可以计算出昼长时间小于12小时,说明北半球目前是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近日点,A错。根据连续3日的昼长变化,日出每天早一分钟,日落晚一分钟,北半球昼长在增加,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在缩小,B错、C对。根据标杆影响在缩短,判断射入屋内的阳光面积在缩小,但是太阳直射点还在继续向北移动,所以没有达到最小值,D错。
【小题2】非洲热带草原在南北半球都有,此时北半球草木枯黄,南半球正是草木茂盛,A错。根据昼长约10小时,判断吉林正是冬季,有气象景观雾凇,B对。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多雨,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冬季降水少,不易发生。C错。俄罗斯在北半球,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候鸟早就迁到低纬度地区了,不可能有候鸟迁入,D错。
考点:该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不同区域自然景观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中心点为北极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M为晨线
B.MB为晨线
C.AN为昏线
D.BN为晨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晨昏线的定义可知,黑夜和白天的分界线为晨昏线,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题中的极点为北极点,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可以判断BM是晨线,AM是昏线.
考点:晨昏线的判断
点评: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需要进行准确的判定。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区的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如图为6月22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
【小题2】关于乙地此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最有可能的是 ( )
A.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
B.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
C.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
D.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节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甲地时,影子长度为0,该地为太阳直射,纬度为23°26′N;应地日影朝北,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正午时影子朝南,该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所以纬度最高的为丙,最低的为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乙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根据正午是北京时间为0:00,该地经度为60°W,乙地位于巴西,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为冬季,为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昼夜交替
B.昼夜长短
C.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D.地方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差,以及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