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26:30
1、单选题 该图中各箭头及序号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高处不胜寒”是由于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箭头①
B.箭头②
C.箭头③
D.箭头④
【小题2】当大气中的云量和尘埃含量增加时 ( )
① 箭头①增强 ② 箭头②增强 ③ 箭头③增强 ④ 箭头④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少,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箭头③。
【小题2】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增多,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①正确;晚上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④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该图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参考答案: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
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
本题解析:根据经纬网及图示相关信息,知图示位于我国台湾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海陆位置、冬夏季风和地形影响,使得基隆冬夏半年降雨都较多。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B、南半球向气压带被切断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C、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断,印度低压最为突出
D、1月份,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所切断,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亚洲东南部及澳大利亚气流运行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______(1、7)月,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B处盛行________季风,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
(3)图中C处盛行________季风。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 亚洲低压
(2)东南 高温多雨
(3)西南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本题解析:
(1)从“亚洲东南部及澳大利亚气流运行示意图”可以看出,此时风是由海洋吹向亚洲大陆的,只有在夏季时陆地气压更低,海洋气压更高,是发生在7月时,不是1月,A处是位于亚洲中部,因气温高离海远,受海洋的调节小,气压很低,是亚洲低压.
(2)B处是位于亚洲的东部,此时盛行的是东南风,受东南风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是高温多雨的气候.
(3)C处是位于北印度洋,此时是因为气压带北移,导致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偏转力的作用形成了西南季风.
(4)季风的形成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的作用,当夏季时陆地升温快,气压变得低,而海洋升温慢,气压比较高,此时的风会由海洋吹向陆地;而南亚除了海陆热力性质外,还因为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的影响,是夏季时,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了西南季风.
考点:本题考查亚洲东部及南部的季风.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分)读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回答问题。
(1)M图是 季节,该季节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 ?时针,沈阳气候特征是 。
(2)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 、 、 。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填甲乙丙丁)。
(4)A地气候特征是 ? 。
(5)B、D两地气候的成因是? ? ____。
参考答案:
(1)冬 逆寒冷干燥
(2)C A B D
(3)甲
(4)全年温和湿润(终年温和湿润)
(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本题解析:
(1)根据大陆东岸吹偏北风,或大陆西岸30~40°间吹西风,可判断是北半球冬季。该季节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呈逆时针流动,沈阳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处于冬季,其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
(2)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图中的C、A、B、D。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4)A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为年雨型。
(5)B、D位于大陆东岸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