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一)

时间:2020-08-01 06:24: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新华社北京2010年9月28日电,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下游线隧洞盾构机27日顺利抵达进水口,标志着下游线隧洞全线贯通。继6月22日上游线隧洞贯通后,中线穿黄工程两条隧洞目前已全部贯通,中线穿黄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1~2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 ]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2、下列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综合题  读东亚《工业区域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的分布及污染工业迁移方向示意图》,回答有关向题。

(1) 从自然条件考虑,A国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是?
(2)20世纪70年代以来,A国工业由?密集型转向?密集型。图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利用这种变化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
(3)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在图中B处建立经济特区有哪些优越的地理条件?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某二区城示意图。

图A?图B
材料二?我国完全具备了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不久的将来,在沿海一带,将崛起一系列核电站群堆,经济发达的东郜地区的缺电问题届时将会得以缓解。
材料三?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领导告诉记者,一期工程建成发电,每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吨。减少10万吨火力发电用煤的灰渣以及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6台机组计划在2018年全部建成投产,至少可拉动地方经济3000亿元的投资和增加3万人的就业。
(1)请从自然地理角度比较甲、乙港口的区位异同点。
(2)试分析两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
(3)图B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某省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简述该地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4)简要评价图B中的二个核电站建设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4、单选题  有关气候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
B.由①到②到③体现了亚欧大陆由东向西的气候变化
C.①可能是塔里木盆地,③可能是锡林郭勒草原
D.②③两图的降水主要是受西风影响形成



5、单选题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