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19:56
1、单选题 读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问题。
小题1: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平原
D.冲积扇
小题2:图乙所示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为?(?)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地貌形态的判读,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扇,故选D。
小题2:该题考查图乙所示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图中景观为风蚀蘑菇,其成因为风力侵蚀作用,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8分)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
A位于 游; C位于 游。
(2)该河位于 半球。
(3)在A处河谷的成因 , 在B处河谷的成因是 ,
在C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 。
(4)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 处。
(5)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是
参考答案:(1)上 下游(2)北
(3)A处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
B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河流下切侵蚀成谷地
C处河流流速变缓,河流携带泥沙以堆积作用为主。
(4)B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及地质构造等相关内容。(1)河流在上、中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地貌上多形成V型河谷;而在下游多以流水沉积和侧蚀为主,地貌上多表现为河道较宽、且河床较浅;据此可判断上、中、下游。(2)图中B河段南岸较陡,题中信息提示该河自西向东流,说明河流侵蚀右岸,是受地转偏向力右偏的结果。(3)图示A处位于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发育呈河谷;B处位于背斜顶部,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其河谷的成因。C位于河流下游,从泥沙淤积角度分析。(4)建坝要考虑地基、水能多少。C处为背斜构造,无断层出现,地基较坚固;同时处在河流的中游地带,一般地势落差较大,且水量较丰富,是理想的建坝位置。(5)河流上游一般地势较陡峭,森林主要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若森林被破坏,一般会出现水土流失,从而河流含沙量增加;同时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会使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而河流含沙量增大会淤积河床,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会使洪峰更高,这样必然增加洪涝几率和损失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A.太阳辐射能
B.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C.天体间的潮汐能
D.生物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放射能。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事象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
A.褶皱和断层?
B.火山喷发?
C.地震?
D.泥石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质构造是指因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在地壳运动中,使岩层发生弯曲而形成褶皱,岩层发生断裂并错位而形成断层。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质构造的定义,并结合主要的地质构造类型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