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城市与地理环境》答题技巧(2020年最新版)(六)

时间:2020-08-01 06:18: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5为某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增长率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9—11题。

小题1:M地区布局的主要功能区为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绿化区
小题2: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政府的决策
小题3:关于该城市中心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最可能是
A.城市交通的发展
B.市中心地价上涨
C.城市环境恶化
D.市中心经济萎缩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根据图示图中M地人口增长率最高,应为住宅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出租金的高低。商业在市中心的付租能力较高,随着距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大,付租能力降低迅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城市中心区人口负增长与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有关,与城市交通的发展,市中心地价上涨,城市环境恶化有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北京城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而不是商业区,主要是受(?)
A.地价因素影响
B.宗教、民族因素的影响?
C.政治、历史因素的影响
D.自然环境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北京为我国的古都,故城市中心为皇城故宫,受历史因素影响,且目前是我国的首都,故城市中心为故宫和天安门广场是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道路纹路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城市道路纹路分析,该城市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A.平原
B.山区
C.高原
D.丘陵
小题2:该城市公路环线周边住宅区、大型商场、文化场所不断涌现,体现出
A.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交通的发展
B.交通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C.商业中心的兴衰只与交通的布局关系密切
D.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城市道路纹路图,可以看出为环形放射状道路网,道路网密度大,受地形影响小,判断城市形态看是组团状,应分布在平原地区。
小题2:城市公路环线周边的变化,要注意“不断涌现”这个词,所以B、C错,特大城市的形成,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地形条件等是关键,A错,交通通达性变化,会引起城市功能区布局的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D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四个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我国江苏省城市化的主要原因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促进城市化。被称为“苏南模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冶河镇是栾城县“1+4”组团式发展重点镇, 2004年被河北省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镇区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京深(珠)高速栾城出口设在程上村北,市三环路在大营村穿过,308国道、栾段路、方西线和冶东线形成了三纵一横的交通路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冶河镇的区位优势不包括
A.服装纺织、化工资源丰富
B.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
C.交通便利,三纵一横的交通路网
D.“三苏”纪念馆,旅游资源丰富
小题2: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自年底开展以来,我县积极展开行动,走出“打击”、“规范”、“提升”三步好棋,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县要提升大气质量,应该
①制定和实施空气标准,限制污染源?
②加快技术创新和现有技术的全面升级
③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过快?
④鼓励市民置换小排量汽车,减少尾气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三苏”纪念馆不在河北省,直接排除D。B、C两项可直接从材料中获得,A项内容虽然在材料和图中没有介绍,但是可以将A项与D项对比,选出明显错误的项。
小题2:③项所述内容是一种现实现象,不是针对大气污染而采取的措施,故将③排除。控制污染源、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使用小排量汽车减少尾气排放等均有利于大气质量的改善,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