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16:47
1、单选题 冻土可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冬天含冰冻结、夏天全部融化的岩土被称为季节冻土,包括季节冻结层和季节融化层。读图(北半球)回答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所示,季节冻土的分布特点是
A.季节冻结层水平分布的范围小
B.随着纬度的升高,季节融化层厚度增加
C.季节冻结层多分布在极地附近
D.随着海拔的升高,季节融化层厚度降低
小题2:我国东北地区季节冻土冻结和融化的规律是
A.季节冻结层每年6月开始产生
B.季节融化层每年6月开始产生
C.季节冻结层每年9月达最大厚度
D.季节融化层每年9月达最大厚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随着纬度的升高,季节融化层厚度减小;随着海拔的升高,季节融化层厚度降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季节冻结从秋季开始,在冬春季节到达最大厚度;季节融化从春季开始,在秋季达到最大厚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 河流含沙量增大?② 地下水位持续上升?③ 土壤肥力下降?④ 河流水位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大,土壤肥力下降,故选C项。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世界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32分)
(1)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A区域地表景观的成因。(12分)
(2)说出B处自然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4分)
(3)D、E两处自然带相同,试分析其成因的差异。(10分)
(4)在图上用斜线标出与C处植被类型相同的区域。(不少于两处)(6分)
参考答案:
(1)A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因而地表河流稀少,地表水缺乏,植被覆盖率低;因为气候干燥降水少、植被缺乏,加之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显著,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在风力作用下,沙漠、戈壁面积不断扩大;因为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肥力不足。
(2)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
(3)D处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成热带雨林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E处主要是受地形与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成热带雨林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4)标记在温带海洋气候区或温带季风气候区。
本题解析:
(1)从气候、植被、水文等角度分析。
(2)该处为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两处都为热带雨林带,一处是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一处是在信风和暖流的影响下形成的。
(4)该处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是在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回答下题
.
小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整体性特征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小题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
A.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看出该地区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正确答案选B。
小题2: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多雨使得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土壤贫瘠。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M环节的是2.图中N环节导致
A.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
E.河流径流量平稳
F.河流泥沙含量大
G.冬季有结冰现象
H.河流夏季出现汛期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M环节是由气候影响土壤,根据题意可知,该地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以符合的是C项。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N环节是由气候影响水文条件。该地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以符合的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