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09:47
1、单选题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暖锋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图乙为世界局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甲为该区域某季节对应纬度的大气环流状况图。
材料二 冰川和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明显,丙图中的黄土为第四纪冰期时形成。图中①~④分别为第四纪冰期时的四个冰期范围线。丁图为甲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
(1)在甲图线段中加上箭头,完成此季节该地对应的大气环流模式图,并分析该季节乙半岛的气候特征。(10分)
(2)指出乙图中甲半岛东西两侧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说明形成原因。(6分)
(3)甲河流在图示时间内两日的流量大小都呈波动变化,且第一天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结合丙图和丁图,从天气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4)据材料简析丙图中黄土形成过程。(6分)
参考答案:
(1)(共10分) 作图(全对得2分)
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2分),乙半岛所在的地中海地区受到副热带高压带控制(2分),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2分),形成高温少雨(炎热干燥)的气候(2分)。
(2)(共6分) 半岛西侧年较差较东侧小(2分),半岛西侧较东侧受海洋影响大,海洋性强,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2分);受西面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冬季气温较山脉东侧高(2分)。
(3)(共6分) 原因: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而变化(2分);第一天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流量昼夜变化大(2分),第二天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径流昼夜变化小(2分)。
(4)(共6分) 冰川对地表岩石研磨(侵蚀)成的碎屑(2分),经风力搬运(2分),风力减弱沉积而成(2分)。
本题解析:
(1)图为洋流流经地区为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而此时洋流为自南向北流,故为暖流,而暖流势力较强,故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大气环流模式图应是:45°N的近地面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垂直方向气流以下沉为主,而60°N的近地面垂直方向上气流以上升为主,这样在近地面的水平方向气流由45°N流向60°N,高空刚好相反,为逆时针方向的环流。由于乙半岛为亚平宁半岛,为地中海气候,在夏季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故降水稀少,这样该季节该地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
(2)由图中的年较差等值线的值可知。甲半岛西侧值较小,而东侧值较大。故可知半岛西侧年较差较东侧小。而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要从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地形的影响分析。该半岛东西两侧纬度相同,故其差异是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导致的,由图可知:西侧在沿海受海洋影响大,还受沿岸暖流影响,而半岛中部为山脉,对西侧海洋暖湿气流阻挡强。
(3)由图可知甲河为乌拉尔河,是内流河,该河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而该地河流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而图中流量的最大值都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故当地气温越高,河流流量越大,反之气温低则流量小。而第一天流量变化幅度大,说明第一天温差大,应为晴天,第二天应为阴天,昼夜温差小。
(4)黄土形成过程要考虑外力作用,材料中提到冰川和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明显,故要考虑冰川和风对黄土形成的影响。材料中提到黄土为第四纪冰川时形成。由图可知,第四纪冰川的冰期范围线都在图中黄土区附近及以北的地区。而黄土的沉积应是风力的沉积,黄土的形成应考虑在该时期有厚厚的冰川,这些冰川对地表岩石侵蚀作用强,这样产生碎屑物。风力对碎屑物搬运,当风力逐渐减小时,黄土会沉积下来。
考点:气候特征的分析、年较差的考查、河流补给类型的考查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作用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表,回答问题。
我国北纬35
—40
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 地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 年降水量(mm) | 15.6 | 466.6 | 777.4 | 205.4 |
| 一月平均气温(℃)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影响我国某地比较稳定而常见的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图中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当图中虚线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时,雨带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为高压脊位置,①地气压高于1024,为气压最高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图中为高压脊位置,高压控制天气晴朗,雨带位于高压脊的北侧,当图中虚线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时,雨带位于华北平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沿38度纬线绘制的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中①地气温低于附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B.海拔高,空气稀薄
C.受沿岸寒流影晌,降温减湿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小题2】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③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⑤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示,经度为西经,结合纬度38度可推知区域在北半球,为美国。从温度变化曲线的最低气温值看,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①地位于美国西部海岸山脉,因为海拔高所以形成了气温最低值处。故B正确。
【小题2】①地位于西部沿海地区,④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两地均受海洋影响大,③位于中央大平原,大陆内部,所以气温年较差①地小于③地B错误,气温日较差③地比④地大A错误;从经度位置看,⑤地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高气温低,等温线应凸向低纬度赤道地区C正确;此季节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所以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南方D错误。
考点: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意在考查学生析图和调动已有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