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02:36
1、单选题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下图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回答问题。
1.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2.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D.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E.工业区
F.中心商务区
G.住宅区
H.文化教育区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吉林省不符合A选项中变化趋势;2000年以来吉林省中部的土地利用集约度明显提高,故B项错误;吉林市、通化市、辽源市和松原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故C项错误。
2.城市中各功能地商业用地租金高,集约度也好,中心商务区尤其如此。
考点:本题以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为背景,考查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和学生的读图能力。
点评:本题为2012年江苏省高考真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信息细心分析,并结合城市各个功能分区的主要特征等内容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完成下题。1.当今世界人口净迁入的国家或地区是2.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A.中国
B.中东地区
C.拉丁美洲
D.东南亚
E.由中部向东北、西北、西南迁移
F.由平原向山区迁移
G.由内陆向沿海迁移
H.由较发达地区向较落后地区迁移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世界人口迁移。当今世界人口净迁入的国家或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和中东地区。中东地区因为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20世纪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大人口流动——“民工流”。 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由内陆向沿海迁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题。
1.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髙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E.P、N
F.N、P
G.M、N
H.P、M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的速度都一直处于正值状态,势必使城市化的水平一直处于不断提高状态,所以图示的时间范围内,在N时段时该地城市化水平处于最高状态。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慢,在P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在N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有可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部分人口开始向郊区转移了。选项 A B D都是错误的。故选C
2.我国目前正处城市化加速的时期,英国已经开始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故选A
考点:城市化进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间上的差异性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能区分出城市化速度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试题属于中等性题目上。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城市中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是
①开罗?②伯明翰?③攀枝花?④悉尼?⑤新德里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伯明翰和攀枝花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增长。合理的人口增长应该小于环境人口容量。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