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6:01:13
1、单选题 近年来,黄河断流的次数和天数不断增加,断流长度扩大到700km以上,断流对下游沿河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据此回答17~18题。
小题1:从水循环的过程看,人类不合理的用水方式导致黄河流域__与__数量和规模增大、__数量和规模减少,这是造成黄河发生断流的主要原因?(?)
A.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B.蒸发 入渗 地表径流
C.蒸发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降水
小题2:从外力作用的过程看,黄河发生断流会导致下游干流的流水__作用和__作用减弱,__作用增强
A.风化 侵蚀 搬运
B.风化 侵蚀 沉积
C.侵蚀 搬运 沉积
D.侵蚀 沉积 固结成岩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人类施加影响较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人类不合理的用水方式导致黄河流域蒸发和下渗的规模增大,地表径流的数量和规模减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黄河发生断裂,水量减少,将使黄河干流的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某湖泊面积2.8km2,海拔高度483m,图9表示湖泊水位变化。据此回答问题。
1.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2.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E.气温
F.降水
G.海陆位置
H.季风环流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湖泊面积小,水位变化大,冬季枯竭。符合的是B项。
2.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影响因素是温带。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亚洲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幅范围内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地气候差异明显,回答两地气候类型名称及成因差异的影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图中甲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
(2)A是温带大陆气候,B是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
(3)水量小,夏汛,含沙量大,有结冰期,冬季断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2.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E.①②④
F.②③⑤
G.①③④
H.②④⑤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东北三江地区水循环属于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主要有海上蒸发、水汽输送、降水、蒸发蒸腾、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组成,图中缺少海上蒸发、水汽输送,选D。
2.“北大荒”变为“北大仓”是沼泽湿地变成耕地的过程,沼泽减少,水面减少蒸发减少,①减少;这一地区的降水主要是来自海洋水汽不是全靠当地水汽蒸发,②不全是人类活动影响;变成耕地河流径流量③减少,水面变成旱地下渗④当然会减少;⑤地下径流主要有潜水和承压水影响因素较多,人类活动不是最显著的。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环节和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2010年11月5日,在“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提出将渤海的水引入新疆以解决新疆缺水问题、缓解新疆土地沙漠化的建议,引起了全国广泛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1)~(4)。
材料1:海水西调路线示意图?
材料2:“地形雨”形成示意图
材料3:水循环示意图
(1)读海水西调路线示意图 ,A地气候类型是:?;C地气候类型是:?;
降水量从渤海沿岸向西 ?。(3分)
(2)据材料2,当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时,随着海拔升高,气温?,水汽逐渐
凝结成云并在山的?坡形成降水,从而改变其气候特点。(2分)
(3)根据材料3补充下面的框图。(4分)
(4)据水文学家分析,为了缓解西北地区缺水的现状,海水西调工程是可行的,请根据水循环的原理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减少
(2)降低?迎风
(3)海陆间循环? C大气水分输送? D降水? E地表径流
(4)理由:渤海提水到内蒙古高原后,利用东高西低地势特点,海水可自流到新疆形成地表径流;在西北强烈的日照下蒸发,蒸发的水汽随着西风带的吹送向东行进形成水汽输送,当遇到天山、阴山、大兴安岭等山脉阻挡后,在迎风坡形成降水,从而使得当地的绿洲面积扩大;在水汽充足的季节,雨水不仅可以起到回复湿地,改变小气候的作用;甚至可以聚集成河,流回新疆。(任答3点给5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根据中国气候分布规律判断A地处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处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海陆位置,我国降水量向西不断减少。
(2)考查地形雨,要求学生看图能力提升,且结合图中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这样形成地形雨。
(3)根据水循环发生领域,分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根据水循环的示意图分析,海陆间大循环环节为A海水蒸发、C水汽输送、E地表径流;陆地内循环环节为D 为蒸发和蒸腾。
(4)考查跨区域调水的影响。但学生需从水循环的环节考虑。通过东水西调(地表径流),使得新疆的水量不断增加,形成大量的河流和湖泊,但是西北地区蒸发量大,使得空气中含量大,而中纬度西风的影响,大量水汽在地形的影响,不断形成地形雨,降水量加大,使得当地的气候变得湿润,绿洲面积不断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