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59:29
1、单选题 淮北(34°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见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题
1.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一年内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A.23.5°
B.32.5°
C.57.5°
D.66.5°
E.23.5°
F.30°
G.47°
H.60°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交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为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距离,可直接计算当地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2.5°,故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交角约为57.5°。
2.结合上题分析,年内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即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根据当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可计算年内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47°。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交角和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判断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交角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则
[? ]
A、区时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线速度相同
D、昼夜长短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同一经线上的各点
[? ]
A、日落时间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自转角速度相同
D、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天内的气温日变化、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和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日变化图,该日前后,开封的白昼在逐渐变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可知
A.气温日变化与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变化直接相关
B.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C.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气温最高
D.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最大
小题2:该季节最有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我国东部寒潮侵袭
B.华北地区秋高气爽
C.江淮地区梅雨
D.长江中下游伏旱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大气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气温日变化与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变化直接相关;地面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图中显示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是12时,而气温最高是约14时,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最大是约13时。故选A。
小题2:读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的变化曲线,该日昼长为12时,太阳直射赤道,应为春秋分,又因该日前后,开封的白昼在逐渐变短,所以此日应为秋分,那么华北地区秋高气爽;而我国东部寒潮侵袭是秋末、冬季和春初;江淮地区的梅雨是6月;长江中下游伏旱是7月。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北京时间2012年11月18日四个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四地,自北向南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小题2:图中四地,最有可能为石家庄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11月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全球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据此可判断南北位置。
小题2:石家庄位于北半球,此时出现昼短夜长,故排除丙、丁两地;石家庄位于北京附近,故当地的正午(白昼的平分线)应在北京时间12点附近,故乙地最符合。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而可判断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并结合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状况和当地正午12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异即可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