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57:03
1、综合题 下图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回答下列问题。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
①该地位于?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月(填一月或七月),此时太平洋上形成?气压。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③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填山谷或山脊)。
(2)设该图示为等压线图,则:
①B处是?。
②若该处在北半球,则A点吹?风。
③该地天气状况?。
(3)设该图示为等压面图,且该处在低空,则B处地面温度比周边温度?,垂直气流流向为?。
参考答案:.
(1)北?七?高(或副热带高)?暖流?山谷
(2)高压?西南(或偏南)?晴朗
(3)低?向下
本题解析:
第(1)题若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气温是越往北越低,一定是北半球,根据所学的海陆热力性质对海陆等温的影响“一月南北半球的陆地等温线均突向南,海洋突向南,七月相反”这一原理可以判定:若该处是陆地,时间一定是七月,七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副热带高压被亚洲低压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是夏威夷高压。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则洋流的流向应试是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是一致的,等温线突向低值就高,应该是暖流;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地为山谷
第(2)题若该图示为等压线图,则B处是突向低值的高压区所在地。若该处在北半球,则A点吹西南(或偏南)风,在高压或高压脊的控制下的天气是盛行下沉气流
第(3)题若该图示为等压面图,且在低空,高压的形成应该是因为大气遇冷而成的冷高压,故则B处地面温度比周边温度低,垂直气流流向为下沉气流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各等值线的判读能力,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锋面天气系统图,该锋面系统由西向东推移,回答各题。
小题1: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常出现的天气是?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C.出现较大的风,并出现雨雪天气
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出现晴朗天气
小题2:下列天气现象中,主要由该锋面系统造成的是?
①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
?②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③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④我国东南沿海夏季的特大暴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
A.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C.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小题2:若a<b,且阴影部分为海洋,则此时( )
A.塔斯马尼亚岛正值隆冬季节
B.圣地亚哥正值雨季
C.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D.赞比亚草原一片葱绿
小题3:若a>b,且阴影部分为海洋,则( )
A.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位于长江流域
B.我国从欧洲返回的远洋货轮途经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C.我国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
D.黄土高原的农民正在收割高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等温线a>b,可以断定该区域位于南半球。根据等温线弯曲状况,可以看出此时同纬度陆地比海洋的气温低,此时为南半球的冬季,即为7月份。
小题2:如果a<b,则该区域在北半球,阴影为海洋,此时同纬度海洋比陆地气温高,那么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即为1月份,南半球为夏季。圣地亚哥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夏威夷高压势力较弱,大陆高压势力较强;赞比亚的热带草原在夏季正值雨季,草木葱绿。
小题3:若a>b,且阴影部分为海洋,则图示位于南半球,且为南半球夏季,则北半球为冬季,此时我国在西北季风的控制下,气候特征寒冷干燥,说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位于长江流域不对;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域为逆时针洋流,我国从欧洲返回的远洋货轮途经印度洋时逆风逆水;因为无高山冰雪融水,故我国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黄土高原的农民正在收割高粱,应在北半球秋季。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等温线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掌握海陆分布及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对等温线弯曲状况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每年7月底,随着旱季的来临,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食草野生动物就会组成一支迁徙大军,向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进发,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2012年和2013年7月,中央电视台都直播了大迁徙的情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非洲生态退化程度分布图及东非高原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分布图
(1)图中P区域的气候类型是??。图中角马大迁徙路线的大致方向是??,
根据材料二分析,其原因是乙地??。
(2)图中马拉河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 __? __。
(3)试从人类活动的角度,结合东非高原局部示意图,分析P区域生态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热带草原;?由南向北迁移?,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7月份,乙地正值草原气候的雨季,草类茂盛;而此时,甲地正值草原气候的干季,草类枯黄?。
(2)雨水补给;
(3)?过度开垦,发展种植业(如棉花等);高原上开矿,破坏地表植被;修建铁路等交通设施,草原退化;城市用地扩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本题解析:
(1)P区域位于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材料中的信息“每年7月底,随着旱季的来临,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食草野生动物就会组成一支迁徙大军,向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进发,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再考虑到非洲跨越南北半球。仔细读材料二中的气候信息,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7月份,乙地正值草原气候的雨季,草类茂盛;而此时,甲地正值草原气候的干季,草类枯黄。因此迁移方向为由南向北迁移。
(2)根据上题的分析,马拉河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雨水补给。
(3)P区域位于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带,由于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发展等人为因素,造成生态严重退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6为“我国东北部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23~25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等温线向北突出
B.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18℃等温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C.甲地海拔高,1月气温低于丙地
D.丁地纬度高,7月气温低于丙地
小题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然条件与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草原辽阔,利于发展乳畜业
B.乙地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C.丙地河流稀少,利于商品谷物农业发展
D.丁地夏季低温,适宜发展多种经营
小题3: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日、年较差小
B.嫩江及其支流汛期长,封冻期长
C.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基带为温带草原带
D.平原面积较大,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据图可知1月-18℃等温线向北突出,这是因为海拔较低(为平原),温度较高(高于两侧山地)。故选A。
小题2:乙为松嫩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故选B。
小题3:图中大部分地区为(松嫩)平原,西部为大兴安岭,呈东北—西南走向。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