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56:01
1、单选题 飞机适宜在离地面30千米以上的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A.在暖层中,温度适宜
B.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
C.空气含水汽少,能见度好
D.在高空中对流层,利于改变航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离地面30千米以上的高空为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水汽杂质少,不会出现复杂的天气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表示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小题3:2012年6月16日,我国发射的“神舟”9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大气层:?
A.气温在—50℃~20℃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5: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
小题1:根据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的几个转折点的温度值判断,对流层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到对流层顶的气温约-50°C,平流层随高度升高,气温升高,到平流层顶气温约0°C,故②曲线符合。
小题2:电离层大约位于80KM以上的高空,故属于高层大气。
小题3:飞船飞行于高层大气,其底部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最低处约-80°C,之后随高度升高,气温升高,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俄罗斯的一架侦察飞机在莫斯科上空执行任务,它由14000米爬升到18000米,飞行员可能遇到下列哪些情况??
A随高度升高气温不断下降? B天气晴朗,大气平稳,能见度很好
C出现雨雪天气,能见度差? D随高度升高气温急剧升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
?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
?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10-12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它由14000米爬升到18000米,进入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平稳,能见度很好。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2)A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 原因_________?.该层天气
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②?。
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C层中有若干_____________层,______________强烈时,信号会受影响。
(5)A--- B---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中
(2)随高度增加温度递减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_.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 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②几乎所有的水汽和杂质多集中在对流层。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略)
(4)电离层,太阳活动
(5)减小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纬度越低,热量越多,对流越旺盛,对流层高度越高,低纬度为15km,中纬度为12km,高纬度为9km。据此判断为中纬度,同时图中分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大气主要吸收长波地面辐射)。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集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据上题,判断为中纬度,同时图中分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大气主要吸收长波地面辐射)。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集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B层为平流层,在30km存在臭氧层,吸收紫外线,气温高,故曲线为,12km至30km,气温不断升高。早30km至50km,不断降低。
(4)C为高层大气层,存在电离层,在太阳活动影响下,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甚至中断。
(5)据(2)题,空气集中在对流层,故越高,空气越稀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流层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A.吸收太阳辐射
B.臭氧的吸收作用
C.地面的反射作用
D.地面辐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