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53:36
1、综合题 (20分)读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 图中甲、乙两处河流的河床横剖面特征及成因 。(8分)
(2)该河流中上游两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3)P地属于 气候。(2分)2005年12月底至06年1月底(即农历初一前后),图中河流三角洲地区出现特大咸潮灾害,从自然因素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能有效抑制咸潮的措施有哪些?(4分)(注: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等渠道进入内陆区域,水中盐分超过每升250毫克的自然灾害)
参考答案:(20分)(1)甲处:河流流经山区,河流下切侵蚀强烈(2分),河床横割面呈深窄
的V 形河谷(2分)。乙处:河流流经平原,流速减慢,泥沙沉积(2分),河道展宽(2分)。
(2)该地区土层瘠薄;石炭岩地区溶洞、裂隙发育,地表水缺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均耕地少;采用陡坡开垦,乱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每点2分,三点以上6分)
(3)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冬春季节降水少(加之2005年台风在广东登陆较少),河流径流量小(广州地区从去年九月至今年十一月,连续五个月的雨量比常年明显偏少,其中从去年九月二十八日至今,广州雨量只有十多毫米,不仅比常年同期偏少,而且比上三年的同期都偏少);1月底,太阳、月球和地球接近一条直线(朔),从而形成“朔望大潮”; 从上游水库调水,引淡压咸或调水压咸;提高节水意识或发展节水产业(两点以上即得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结合等高线的分布判断,甲位于山区,故河床呈“V”字型,反映流水的下蚀严重,而乙位于河流下游,由于泥沙沉积,且河流以侧蚀为主,故河床呈“U”字型。(2)结合经纬度位置,该河流中上游地区位于云贵高原,由于地形起伏大、土层薄,喀斯特地貌广布,故地表水资源不足,且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3)图示P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判断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咸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河流水位下降而海水位上升,则导致海水沿河流倒灌,故其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入海径流量减少,而海水位上升的角度分析。其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原因,尤其是人为原因,从增加河流入海径流量的角度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区域地理概括和咸潮发生的基本机制。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是“两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图中①②两处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 )
A.洋流
B.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
D.地形
【小题2】关于图中①③两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①地
B.两地河流均有冰期
C.两地所属自然带相同
D.①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于③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可以看出,甲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及华北平原北部,而平均气温≥10℃日的等值线向低处弯曲,说明弯曲处的等值线要比旁边的更多,是因为此处是平原地形,气温相对更高;而乙处是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等值线向高处弯曲,说明其气温相对更低,是因为此处是山地,两者都是受地形的影响,故选D.
【小题2】由图中可知,①地是温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①的年较差更大;③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所以河流是不会结冰的;两地都是北温带,自然带相同;③是全年降水均匀,所以年际变化更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与西欧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等高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站在E处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河
B.站在甲地既能观测到乙,又能观测到丙
C.从丙处到甲处比到乙容易
D.从丙处到甲处大约有50多米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相关知识。E处为陡崖,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河,所以A选项正确。E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说明该处位于脊线,甲处可以看到乙,甲处等高线比较密集,而丙处等高线比较稀疏且丙位于200—250米,外高内低,所以甲看不到丙。从丙到乙等高线比较稀疏,相对比较容易。根据比例尺,丙到甲处大约有500-1000米。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对于图4,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等压线的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P1、P2、P3
B.该图反映的地区是南半球
C.A处的风力大于B处
D.图中的风向大致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所示地区公路的走向为 。(2分)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②或③)线,理由是 。(4分)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村,理由是(至少写三点) 。(8分)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 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 ;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6分)
参考答案:
(1)西北东南走向(西北-东南)(2分)
(2)②(②或③)(2分)理由:地形平坦,坡度较小(2分)
(3)丁 村;(2分)
理由:地形平坦,靠近水源,靠近公路,水陆交通便利(6分)
(4)峡谷地形,工程量小;口袋地形,库容量大(4分)
问题是生态移民,淹没聚落、道路、耕地(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纬度可知,该图的方位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则图^91考试网路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
(2)根据等高线的分布,②线路比③线路,地势起伏小,所以选择②线路,其优势是沿等高线修、工程量小;坡度小、安全。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丁村,理由是两江交汇,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条件好。
(4)水库选址原则是选在河谷、山谷或“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库容大,工程量小;筑坝后丙地变为库区,水量增加,会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