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52:35
1、单选题 下列城市中,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绵阳
B.新加坡
C.广州
D.北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上述各地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最南面的新加坡离直射点纬度越近,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中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华民族春节一般发生在一月下旬到二月上旬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发上极昼的范围在南极圈以内,对照以上光照图可以看出,只有答案A最接近,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题。
1.自转线速度相比:2.图中a、b、c、d四个地点昼长时间相比:
A.d>b>a>c
B.c>d>b>a
C.b>d>c>a
D.a>d>b>c
E.b>c>d>a
F.a>d>c>b
G.d>c>a>b
H.a>b>c>d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自转线速度相比c>d>b>a。
2.由图可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6月22日,此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反之。故图中a、b、c、d四个地点昼长时间相比a>d>c>b。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点评: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读图,弄清图的含义,坐标轴的含义。解答本题组需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明确夏至日这天,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全球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是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相关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能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2.与a点相比较,e点3.图中c点可能出现的区域是
A.a
B.b
C.d
D.e
E.自转线速度大
F.自转角速度小
G.地转偏向力小
H.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
I.回归线之间
G.极圈以内
低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参考答案:1. B
2. D
3. D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1月初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6.5°。图中各点中,只有b点符合此特点。故B为正确选项。
考点:地理位置判断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对地理位置判断的能力。
2.试题分析:阅读上图可知,a点昼长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表明纬度位置较低。e点昼长为2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低于30°,表明所处纬度位置较高。可知与a点相比较,e点自转线速度小,地转偏向力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两者角速度相同。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考点:地球上不同位置地球运动特性差异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对地球上不同位置地球运动特性差异的分析能力。
3.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图中c点昼长略大于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0°。30°纬线正午太阳高度取值范围是[46.5°,83.5°],60°纬线正午太阳高度取值范围是[16.5°,53.5°] 。由此可知,c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考点:空间定位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0°经线太阳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
此刻起24小时内,该经线与晨昏线交点在北半球的纬度范围为
A.0°—90°
B.0°—82°
C.8°—82°
D.8°—9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图中数据,0°经线在某日某时刻在0°纬线的太阳高度是0,可以判断晨昏线此时与0°经线相交于赤道。0°经线在90°N的太阳高度是-8°说明北极点此时是极夜。0°经线在90°S的太阳高度是8°,说明南极点此时是极昼。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知,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也就是说此时太阳直射8°S,82°S有极昼现象,82°N有极夜现象,按24小时内太阳直射点纬度不变考虑,所以该经线与晨昏线交点在北半球的纬度范围是0°-82°,B正确、C错。82°N-90°之间是极夜现象,与晨昏线没有交点,所以A、D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