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三)

时间:2020-08-01 05:51: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方向是向东南
B.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同
C.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西北后西南
D.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是以北极为中心。从A到B方向是先向东北,在先东南;从C到D方向是先向东北,在向东南。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的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太阳色球层
B.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层,影响地面无线长波通信
D.新加坡的小朋友在晚上做作业时看到了美丽的极光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 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大约11年,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分析该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赤道与公转轨道面交角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自转方向
金星
177°
243天
225天
自东向西
地球
23°26′
23时56分4秒
365天
自西向东
火星
23°59′
24时37分23秒
687天
自西向东
 
(1)由材料可以看出:在金星上看太阳是(   )(2分)
A.东升西落      B.西升东落       C.直升直落       D.不见太阳
(2)请运用已学知识,分析火星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若有请说出它们的范围?(4分)
(3)请分别阐述火星是否存在四季现象,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10分)
(1)B(2分)
(2)有极昼、极夜现象(1分),其范围是66°01′-90°(3分)。
(3)有(1分),因为其黄赤交角与地球相近(23°59′);由于火星公转周期为地球的2倍,所以,其四季更替时间为地球的2倍。(3分)


本题解析:
(1)金星自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那么,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答案选B。
(2)火星赤道与公转轨道面交角是23°59′,那么太阳直射的范围是南北纬23°59′之间,就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范围在66°01′-90°。
(3)有。因为其黄赤交角与地球相近(23°59′)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就会导致四季产生更替。火星公转周期687天,为地球公转周期的2倍,所以,其四季更替时间为地球的2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1)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1中当太阳直射点处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                                 ;当太阳直射点处于C、D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当太阳直射点处于F点时,在                              地区出现极昼现象(6分) 
(2)图2中甲→乙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此期间北京的白昼在不断变            。(3分)
(3)图2中地球运行到丙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点附近,其公转速度逐渐      (变快、变慢)。(2分)
(4)图1中当太阳直射点运行到     (填字母)点时,东半球刚好全部在黑夜之中。在图2公转轨道上适当的位置描点标注近日点K 。(2分)


参考答案:
(1)南回归线(23°26′S)及其以南地区
从北回归线(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极圈(66°34′S)及其以南 (或66°34′S——90°S)(6分)
(2)南    南    短(3分)
(3)B    变慢(2分)
(4)E    K点标注在乙位置之后 (2分)


本题解析:
(1)图1中A点位于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点处于A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任何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均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当太阳直射点处于C、D点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F点在南回归线上,当太阳直射点处于F点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图2中甲为秋分,乙为冬至,丙为春分,丁为夏至。甲→乙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正向南移动;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仍在变短。
(3)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较快,7月初较慢。丙为春分, 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B  位置,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4)若整个东半球刚好全部在黑夜之中,则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点应该在赤道上,图中B在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为0时,E在西半球的中央经线上,为12时,故太阳直射点在E点时,整个东半球刚好全部在黑夜之中。地球在近日点时为1月初,应该为图2中乙之后。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地海拔小于d地,则(   )
A.该区域属于向斜构造
B.a地可以看到c地
C.b地可能发育溪流
D.d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差
【小题2】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的某段纬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在d的正东方向    B.B.d两地元旦同时日出
C.c地最晚迎来元旦      D.d地元旦白昼最长
【小题3】若图中曲线为南半球的某段等温线,该图可以表示(   )
A.7月份大陆部分的等温线
B.大陆东部的海水等温线
C.高大山脉及两侧的等温线
D.冷锋过境区域的等温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地海拔小于d地,bd为山脊,则b处较A.c两处高,该处区域属于背斜构造(背斜成山),A错;a地看不到c地,B错;b地为分水岭,不可能发育溪流,d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差,C错D对。
【小题2】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的某段纬线,则d的纬度较a高且二者经度差小于180°,因此a在d的东南方向,A错;元旦为北半球的冬半年,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日出越晚,因此b早于d日出,d地白昼最短,B和D错;c地最晚迎来元旦(位于最西端,地方时最晚),因此C正确。
【小题3】若图中曲线为南半球的某段等温线,则该图表示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A错;大陆东部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大陆东部受暖流影响),B正确;等温线经过高大山脉要向低温处(北)弯曲,冷锋过境区域气温要下降,等温线也要向低温处(北)弯曲,因此C和D错。
考点:等值线的应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