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51:27
1、单选题 该图为等值线,已知a>b>0,读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为等高线图,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若此图为等温线图,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3.若此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P的海拔小于a
B.Q的海拔大于b
C.P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
D.Q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
E.P的温度低于a
F.Q的温度高于b
G.P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H.Q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I.虚线处可能有阴雨天气
G.E处可能吹偏东风
E处可能吹偏北风
虚线处天气晴朗
参考答案:1. D
2. D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等值线a>b>0,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理分析,P处的海拔高于a;而Q处海拔低于b,故确定P为山坡上的小丘,Q为山坡上的洼地。
2.若为等温线,则P处形成高温中心,判断为洼地;Q处形成低温中心,判断为山峰。
3.若为等压线,则P处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则天气晴朗;Q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影天气,图示虚线处等压线“凸低为高”,判断为高压脊线,盛行上升气流,故天气晴朗,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属于等值线综合分析的典型性试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值线分布的基本规律,但试题设计缺乏新意,可迁移一些较新颖的等值线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穿过。
【小题1】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宜种植( )
A.水土保持林
B.亚热带经济作物
C.粮食作物和蔬菜
D.沿海防护林
【小题2】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符合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商品粮基地
B.建设临港产业带,发展出口加工业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D.注意保护海洋环境、防范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坡度较陡,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小题2】该地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宜发展立体农业,防止水土流失;利用位置和海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该地位于南部沿海,主要灾害类型为台风。
考点: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两地纬度差异大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小题2】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光照
B.水源热量
C.交通市场
D.科技劳力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等。距海远近不同以及高山阻挡水汽输送,都是影响降水的因素,因此A、C项可以排除。由该图可知,7月均温甲地为24℃以上,而乙地为6-8℃,甲地气温比乙地约高出18℃,而甲地纬度比乙地高,显然应该是受地形因素(海拔高低)影响。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该区域是我国西部昆仑山两侧,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青藏高原。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甲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乙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是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考点:气温影响因素和等值线判读、我国农业发展条件的区域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已知甲地位于160°E和40°N的交点上,乙地位于160°W和10°S的交点上,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上的方位判断。根据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40°N位于10°S的北面;而160°E位于160°W的西面。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图为等值线示意图,已知c>b>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等值线为等压线,则
A. OA、OB、OC为锋面 B.OA是冷锋,OB是暖锋
C.O出多云雨天气 D.O处为晴朗天气
【小题2】如果该等值线为等土地租金线,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处住宅一定是低级住宅区 B.O处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C.OA、OB、OC可能是交通线 D.图中显示影响土地租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c>b>a,如果为等压线,该处为一高压中心,OA、OB、OC为高压脊,不可能形成锋面;O处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若为等地租线,则O处地租最高,可能形成中心商务区;OA、OB、OC地租较高,可能是交通线;图中体现了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地租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