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51:07
1、单选题 1.在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2.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A.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B.公转周期长短
C.重力加速度大小
D.表面温度高低
E.有生命存在
F.是八大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
G.有昼夜交替
H.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外文明探索。
1.从表中数据可看出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周期,而自转周期的长短决定着昼夜交替周期的长短。
2.因为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的环境最为类似,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故人们对它的探索极有兴趣。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厚度最大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圈层是地壳
B.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组成
C.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D.地震波中的纵波能够通过地球内部的所有圈层,横波则不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壳内部三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为地核,A错误;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B错误;地幔位于古登堡面以上,莫霍界面以下,C错误;纵波能在固、液态中传播,而横波不能通过液态,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多选题 关于地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就是岩石圈以下、地核以上的层次
B、地幔以液体为主
C、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D、主要物质成分为铁镁的硅酸盐类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共6分)
(1)填出图中字母A、C、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C??
(2)填出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E为?界面,F为?界面。
(3)填出图中①所代表的地震波名称:①?。
(4)F界面以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参考答案:
(1)A?地壳? C?外核?
(2)莫霍?古登堡?
(3)横波?
(4)横波消失,纵波减速
本题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难度适中。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划分,共分为A地壳、B地幔、(C+D)地核三部分,其中C为外核,D为内核。
第(2)题,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划分,共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古登堡界面为地幔与地核分界线。地下33KM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
第(3)题,图中①所代表的地震波为横波。横波速度比纵波慢。
第(4)题,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为地幔,D为内核,应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物质状况据科学家推测为固态。图示地下2900KM处,横波消失,纵波的速度也明显下降,判断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在地球内部距地表大约2900千米处,横、纵波突然发生明显的变化,只能说明在此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明显不同,这也正是当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发现这一不连续界面的依据。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随地球内部的深度的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和各层的基本特征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所谓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是太阳系中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D.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地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物质的天体。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的特殊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