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01 05:49: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板块分布图(共14分)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A? B??D?
(2)图中1?和 2 或 3?和? 4?中距离在缩短的是?
原因是?
(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处在?和??两大板块之间。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8分)澜沧江流域位于板块交界处,活动断层多,地形起伏剧烈,水电开发程度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澜沧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

(1)澜沧江的流向为       ;流域内城镇最集中分布的省区简称是     。(4分)
(2)澜沧江流域狭窄,其影响因素最主要是     ;形成流域内深切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4分)
(3)澜沧江流域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的坡向是     ;两类居民点相比,更趋向选择在采光较好方向分布的是     级居民点。(4分)
(4)澜沧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试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5)景洪市位于澜沧江流域南部,分析其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自西北向东南(自北向南)  云(滇)(每点2分,共4分)
(2)地形  流水侵蚀(每点2分,共4分)
(3)西北  乡镇(每点2分,共4分)
(4)地形起伏剧烈,山高谷深坡陡;位于板块交界处,活动断层多,导致岩体破碎,坡体稳定性差;降水集中夏季且强度大;水电、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诱发灾害。(每点2分,共8分)
(5)必答:位于热带地区,热量条件优越;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邻近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贸易便利。(每点2分,共6分)
选答:重要河港,水运便利;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少数民族聚居地,旅游资源丰富。(答对其中一点得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澜沧江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或自北向南,流域内城镇最集中分布的省区有云南,简称是云或滇。
(2)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山脉南北纵列分布,所以流域狭窄,其影响因素最主要是地形。形成流域内深切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3)读材料二图,根据图例分析,澜沧江流域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的坡向是西北 。两类居民点相比,更趋向选择在采光较好方向分布的是乡镇级居民点。
(4)澜沧江流域内地形起伏剧烈,山高谷深坡陡。位于板块交界处,活动断层多,导致岩体破碎,坡体稳定性差。降水集中夏季且强度大。水电、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诱发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
(5)读图,景洪位于云南南部,属于热带地区,热量条件优越。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邻近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贸易便利,有利于经济发展。景洪是重要河港,水运便利。流域内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该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旅游资源丰富。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影响聚落选址的因素,主要地质灾害及成因,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立波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拍照时间为20时15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波波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   )
A.傍晚
B.正午
C.下午
D.凌晨
【小题2】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
D.流水沉积(堆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开罗是东二区,北京是东八区,也就是说北京要比开罗早6个小时,当拍摄时是北京时间20时15分,那么开罗的时间应该是14时15分,所以开罗正好是下午,故选C。
【小题2】该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地势很平坦,受风的作用很大,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都是错误的,从上图可以看出,离地面近的地方受影响更大,所以是受风力的侵蚀作用,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埃及开罗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被埋藏在地下的原因有
①板块张裂地层下陷?②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
③周围风沙的沉积?④冰川带来的冰碛物堆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小题2: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A.1000年以来气候稳定不变
B.2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C.6000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
D.距今8000年开始出现绿洲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汇集形成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淹埋了古城遗址;该地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力的沉积,淹没了古城遗址;而古城形成以后,该地没有经过张裂下陷;冰川堆积物不会形成分层沉积,而没有分选性。故选C。
小题2:1000年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沉积粘土层,表明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加,流水沉积加强,气候更加干旱,风沙沉积加强;6000年以来,气候干旱,古城消失;8000年以前就形成古城,表明就形成了绿洲;而2000年以来,形成的沉积地层较多,表明沉积速度加快。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外力作用 ②地壳运动 ③岩浆活动 ④变质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2】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③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B.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
C.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F层施工
D.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岩层有缺失,说明受外力作用,①对。岩层发生弯曲,判断有地壳运动,②对。图中有岩浆岩,说明有岩浆活动,③对。有变质岩存在,说明有变质作用,④对。所以C对。
【小题2】根据岩层的形成特征,沉积岩下面的岩层沉积的早,先形成,顺序是G、B、F。与其它岩层之间关系,后形成的岩层将先形成的岩层切断。所以A形成后形成的E岩层,最后形成的是D岩层。顺序是G、B、A、E、D,选项C对。
【小题3】在③处是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A错。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在①地下面是背斜构造,向下打井开采可能有石油,B对。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构造处,F层是向斜构造,不适合,C错。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根据图中沙丘方向,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错。
考点:地质构造及形成过程,地质作用,地质构造研究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