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8-01 05:48: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在板块的相互碰撞的地带,不可能形成的是                     (    )
A 高大的山脉     B 裂谷   C 深邃的海沟    D 岛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板块生长边界处出现裂谷、海岭,板块消亡边界出现高山、海沟。在板块的相互碰撞的地带,不可能形成裂谷。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右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①地形起伏较大
②岩石块颗粒大小均匀
③有充足的水分
④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小题2】下列地区中可能发育有石环的是
A.撒哈拉沙漠
B.云贵高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亚马孙平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材料可知要有融化、冻结过程,则当地气温在0℃左右波动,且有充足的水分,而材料中“粗细物质”“泥土和小岩层”可知岩石颗粒大小不一,故B。
【小题2】由上题可知,形成是环地区的气温应该在0℃左右,故应该在纬度最高的西伯利亚平原,故选C。云贵高原、亚马孙平原和撒哈拉沙漠气温都大于0℃。
考点:该题考查地质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学校组织野外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1~3题。

1、当地主要山脉的走向是
[?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 ]
A、C处—流水侵蚀作用D处—流水沉积作用
B、C处—风力侵蚀作用D处—风力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D处—风力侵蚀作用
3、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1、C
2、A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2年5月10日,中国自主建造的深海石油钻井平台“981号”在中国南海开钻。如图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的是2.下列关于南海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该海域岛屿上沙漠广布
F.该海域岛屿分布大面积寒带气候
G.该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
H.该海域地壳比青藏高原地壳厚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背斜构造有利于储油,由于石油较轻故石油储藏在背斜顶部处。图中①和③属于背斜构造,但海底石油是埋藏于海洋底层以下的沉积岩及基岩中的矿产资源之一。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南海是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南海地处热带,海中分布着许多珊瑚碓和珊瑚岛,南海和南海诸岛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雨量充沛、季风明显,故A、B错误。南海海底石油与天然气蕴藏丰富,据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蕴藏量达二百亿吨。故C正确。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其中上地壳在海洋部分缺失,所以陆地地壳比海洋厚。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其地理意义和中国边缘海。
点评:本题以地质构造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质构造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其地理意义和中国边缘海,考查范围广但难度一般。解答本题时要注意:
1.地质构造分类:
1)褶皱: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发生弯曲变形
分类:
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弯曲,常成为山岭
b、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常成为山谷
判断方法: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的位背斜;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的位背斜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岩层发生破裂,并且岩断裂面两侧岩块由明显的错位、位移
上升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
下沉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②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④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⑤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因为向斜是雨水汇集区)
3.地壳是指有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
下层富含硅和镁,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
[? ]
A、石灰岩分布区
B、花岗岩分布区
C、玄武岩分布区
D、片麻岩分布区
2、该地貌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
[?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