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48:22
1、单选题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图4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人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2.伴随图中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
E.商业用地减少
F.居住用地扩大
G.交通用地减少
H.工业用地扩大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影响。
1.关键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工业城市调整应该是压缩重工业企业的数量,扩大重工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新兴工业要求环境质量好,交通便利,不能继续布局在市中心。伴随产业布局移动,人口也相应由市中心向外围移动。注意题目的前提条件是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不可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导致人口增加。
2.由于产业布局变化,导致人口向外迁移,外围地区的商业用地会增加,居住用地也要扩大,交通用地增加。注意不是由于人口外迁引起工业用地扩大。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十二五”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不属于人口规划的范围是2.在进行人口统计时,某地2002年年初总人口为425000人,年内计划外出生2100人,计划生育率达到75 %(计划生育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出生人数与出生总人数之比),死亡人口为出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分析该地人口增长模式为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调整人口结构
D.统计人均收入
E.高高低模式
F.高低高模式
G.低低低模式?
H.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人口规划的范围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而统计人均收入不是人口规划的范围。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出生人口数计算人口出生率。出生率=2100÷0.25÷425000×100%≈1.1%,死亡人口为出生人数的三分之一,所以该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模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三者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人口再生产类型。据此判断题。1.1998年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是0.65%,人口死亡率0.68%,人口自然增长率-0.03%,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2.下列人口再生产类型与其地区的分布配伍,正确的是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由哪个指标的下降开始的: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E.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原始型
F.德国、芬兰-过渡型
G.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现代型
H.南非及其附近国家-现代型
I.出生率
G.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生育率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1998年上海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判断,属于“低、低、低”增长模式,正确答案选D。
2.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德国、芬兰-现代型;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现代型;南非及其附近国家-过渡型。正确答案选C。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由死亡率下降开始的。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及典型的国家。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基础
B.科技
C.消费水平
D.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容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故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是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回答问题:
1.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2.四个国家中,分别属于现代型和原始型的增长模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②
F.②④
G.①④
H.①③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2.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②符合;原始型的人口增长模式特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④符合。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