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47:19
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广西的地理位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哪些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贵广高速铁路在广西有境内哪些主要的地质、地貌障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地处华南、西南结合部,处于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西接越南,南濒北部湾,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5)经过(云贵)高原至(两广)丘陵的交界地带,坡降(落差)大。沿途经过喀斯特地貌区,溶洞、地下暗河多。沿途跨越众多河流,需建建大量桥粱。经过的区域多为崎岖的丘陵山地。起伏大,需建大量隧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 ”下列做法既符合该主题又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的是?
A.禁止发展高耗能产业
B.毁林开荒
C.禁止使用煤等燃料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B.资本过剩、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D.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小题2: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A.科技发达
B.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低廉,资源丰富
C.交通便利
D.第三产业发达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主要发展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90年代由于珠三角地区人口稠密、交通变得拥挤,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投入资金较少资本过剩,城市化快速发展,人口集中,环境污染严重,当地自然资源缺乏,生产原料需由其他地区运进,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因此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外转移,而这种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故答案选C。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出去的产业部门主要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就是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低廉,资源丰富,故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河流及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规划中的川藏铁路,在工程建设中,对沿线地区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处是世界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分析该峡谷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等温线为该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分析①②间等温线弯曲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促进西藏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加速转型,请你为西藏农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图示区域内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并推测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对河湖水文特征可能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工程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新的滑坡、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工程建设可能破坏脆弱的高原、山地生态环境,使其难以恢复。
(2)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壳缓慢抬升;雅鲁藏布江不断侵蚀下切而形成。
(3)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地势比两侧低,气温比两侧高;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顺河谷深入,使河谷增温,气温比两侧高。
(4)调整农业结构,使结构多元化;科技兴农,培育优良品种,改进农业技术,使农牧业增收;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牧民收入;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特色农业;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滥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使森林的调节能力下降;自然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等。大江大河的水源地遭破坏,入河水量减小,河流径流量减小;入湖水量减小(高原上湖泊萎缩,部分湖泊消失);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草原、森林等植被的破坏,使其削峰补枯(涵养水分)功能减弱,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 )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②水资源丰富的大平原,一定吸引着众多的人口来居住
③人类每次大规模利用新兴的能源,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④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口的分布不仅受水资源的影响,还受其它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会影响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可能会导致陆地自然资源的枯竭;但是陆地自然资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随着科技进步,人类会不断地发现新的能源,随大规模利用新兴的能源,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故选B。
考点:陆地自然资源
点评:本题考查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