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8-01 05:29: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是
A.(40m,50m)
B.(45m,60m)
C.(50m,60m)
D.(50m,55m)
【小题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3】图中P、Q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P一定比Q低
B.P一定比Q高
C.P可能比Q低5m
D.P不可能比Q低20m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小题1】陡崖顶部最高的等高线为50米,故陡崖顶部的海拔为50---60米。
【小题2】运用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
【小题3】PQ两地所在地区从整个地区来看,等高线为50米~60米,而P、Q周围又各有一条等高线,按照等高线的分布和变化规律,P、Q两地应符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故P点海拔应为40~50 米,Q点海拔高度应为60~70米,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加快。
D.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
E.地幔和地核
F.岩石圈和地壳
G.地壳和地幔
H.地幔和地壳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震波分为横波与纵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从图中看③是横波只能在固态物体中传播,④是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物体中传播。D对。
2.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①为莫霍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②为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以下为地核,C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及判断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2.河滩A、B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大致为
A.200米
B.239米
C.255米
D.250米
E.自西北向东南
F.自东南向西北
G.自西南向东北
H.自东北向西南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1.图中断崖有4条等高线相交,读图可知等高距是50m,则该陡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250m,最小大于150m,陡崖的相对高度满足50×(4-1)≤h<50×(4+1);
2.根据图中河流与等高线50m相交点两侧高低可以判断出,河滩A、B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是从A流向B,即自东北向西南。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值线图”,数值a<b<c,据此回答问题。
1.假如是等压线,则?
①甲为槽线,乙为脊线
②甲为脊线,乙为槽线
③甲处天气晴朗
④乙处可能是阴雨天气2.假如是等温线,甲区域为陆地,乙区域为海洋,则?
①此图为当地冬季等温线
②此图为当地夏季等温线?
③此时地中海沿岸多雨
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3.假如是等高线,则?
①甲为河流走向
②乙为河流走向?
③甲为山脊线,乙为山谷线
④甲为山谷线,乙为山脊线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E.①②
F.②③
G.①④
H.②④
I.①②
G.①③
②③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问题。
1.该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当该图为等压线且a<b<c时,甲处为脊线,乙为槽线,①不正确。
2.当该图表示等温线且a<b<c时,该地位于北半球,由于同一纬度大陆比海洋暖,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故选D项。
3.如为等高线,a<b<c,可知甲处应为山脊线,乙为山谷线,也可代表河流走向。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海域位于     (南、北)半球。
(2)请画出图中洋流的流向。按性质分,洋流AB属于    流,按成因分,洋流CD属于       流。
(3)若该图为中低纬的太平洋海域,则洋流AB的名称是                 ,它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A、B、C、D四海区有大渔场分布的是     ,渔场名称为              ,形成原因是                     


参考答案:(10分)

(1)  北     
(2)     暖流    ,   补偿流      
(3)  日本暖流      增温增湿          A    ,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