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27:07
1、单选题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右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下列诗句描述的情境,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千树万树梨花开
D.清风细雨湿梅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示时期,锋面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在图中所示的时段内,下列城市风向由( )
A.台北——东北变为西北
B.上海——西南变为东南
C.首尔——东南变为东北
D.北京——东南变为东北
【小题2】在图中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风向向右偏转约30°-45°左右。据此推断,台北风向由东北风变为偏北风;上海风向几乎不变,为东南风;首尔风向由偏南风变为东南风;北京风向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
【小题2】此时为春季,我国华北地区雨季尚未开始,降水少,水源短缺,而此时农田灌溉用水量大,易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
考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表为2014年7月19日至22日北京的天气状况,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 | 白天天气 | 夜间天气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风力 |
| 7月19日 | 多云 | 多云 | 34℃ | 25℃ | 微风 |
| 7月20日 | 多云 | 雷阵雨 | 31℃ | 26℃ | 微风 |
| 7月21日 | 暴雨 | 多云 | 31℃ | 23℃ | 微风 |
| 7月22日 | 晴 | 晴 | 33℃ | 22℃ | 微风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该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3分)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4分)
(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______ ____造成的。(3分)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季风(湿润) 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3分)
(2)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4分)
(3)台风 飓风 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3分)
本题解析:
(1)该气候类型分布在250~350的大陆东岸,应为亚热带季风(湿润),与之位置对应的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也有分布。
(2)地理位置主要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从气压带、风带、季风等方面分析。
(3)甲、丙两地区位于中低纬沿海地区,易受台风 飓风危害。这两种气象灾害都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9年8月7日23时,台风“莫拉克”在台湾花莲沿海登陆,能反映台风影响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和水平方向上气流状况的示意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台风为强烈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很低。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