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25:24
1、综合题 (36分)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_____;
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6分)?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6分)
(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奖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
(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8分)
(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8分)
2、单选题 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③
D.⑥
小题2: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小题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⑥
3、多选题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往年不同的是,2011年春节后,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截留”农民工。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
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
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
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
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
2、关于“用工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
B、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C、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4、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材料二:如图所示,2008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企业关闭、破产或停产,形成"百万民工返乡潮"。
(1)如果在你的家乡开展"农民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列举的研究性学习思路,请正确排序。①分析农民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②探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与途径;③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当地农民工现状。
(2)形成"百万民工返乡潮"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完成问题(1)研究性学习任务,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途径)收集资料?(至少回答3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表是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据表回答1~2题。 
1、表中显示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是
[?]
A、城市到农村
B、城市到城市
C、中西部到沿海
D、农村到农村
2、表中人口跨省空间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资源条件
D、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