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高频考点特训(2020年必看版)(三)

时间:2020-08-01 05:18: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一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台山四季景色和气温概况:

季节
平均气温
景色
注意事项
春季
16℃
山花
?
夏季
24℃
原始森林、飞瀑流泉
气温易变,注意防雨
秋季
18℃
观赏红叶、云台天瀑
?
冬季
2℃
冰瀑、冰挂、冰柱、玉树琼花
小心有些路段路滑
材料二:山西晋城和河南焦作合作打造“山水云台、经典相府”旅游线路,并升级相关公路。?

(1)据材料分析云台相府旅游线路,最佳旅游季节,及原因。(4分)
(2)指出打造此条旅游线路对两地旅游发展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春季或秋季?春秋季气温适宜,天气晴好,兼收春华秋物,风景优美。夏季多雨,冬季天冷路滑。
(2)提高了旅游资源的集群性、优化了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2分)促进了交通和服务设施的改善;(2分)扩大了客源市场。(2分)


本题解析:
(1)从表中注意事项一栏看,夏季和冬季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春季或秋季相对较安全,春秋季气温适宜,天气晴好。从景色来分析,兼收春华秋物,风景优美。
(2)从对旅游资源的影响、交通运输、旅游市场的角度来分析。旅游资源的影响主要是提高集群性、优化了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因为交通和服务设施的改善,扩大了客源市场。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突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华北某些城市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活动,大大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图中阴影区域为城市区域)。

(1)地形剖面图是沿上图中剖面线AB、MP、RQ中的____________进行绘制的;a、b、d、e四线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______。(2分)
(2)近年来,图示区域攀岩活动发展迅速,分析该区域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8分)
(3)针对攀岩运动特点,旅游开发部门应该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MP?b、d?;(2分)
(2)有较好的攀岩场地,岩壁陡峭,直立性好,高度适宜,有利发展攀岩运动;岩壁地处开阔的地带,能容纳较多的游客;攀岩岩壁距离城市较近,客源市场广阔。(6分)
(3)建设齐全、可靠的安全防范设施。(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到,剖面线一端 的海拔高度约250米,另一端位于河流沿岸,且剖面线穿过陡崖。结合等高线图分析,A点的海拔大于160米,B点在河流沿岸,所以AB线错。M点海拔在240-260米之间,P点在河流沿岸,可能MP对。Q点海拔小于240米,R点位于河岸,RQ错,只有MP正确。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a、 e线是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b、d线为山谷,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2)旅游业的发展有利条件包括:景观的独特性,景区的接待能力,市场距离近等因素。读图可看到,城市南面有一陡崖,岩壁陡峭,直立性好,高度适宜,有利发展攀岩运动。岩壁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地带,能容纳较多的游客。攀岩岩壁距离城市较近,客源市场广阔。
(3)攀岩运动是一种具有较大危险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户外运动,在游客得到娱乐、实现挑战目标的过程中,旅游区必须保障游客的安全,所以要建设齐全、可靠的安全防范设施。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 10分)【旅游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6月21日我国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南沙、中沙诸群岛及海域。三沙市包括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6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面积2.3平方千米,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也是三沙市军事、经济及文化中心。
?
三沙市,被喻为中国的“马尔代夫”,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评价该地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参考答案:
有利条件:热带海岛风光,旅游资源非凡性独特(2分)
不利条件:陆地面积小,淡水不足,环境承载力小;基础设施薄弱,接待能力小;远离大陆,交通不便,市场距离远;受台风等灾害影响大(8分)


本题解析:
对地理事物的评价应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全面地评价。三沙市位于热带海岛,其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是旅游资源的非凡性独特,不利条件是环境承载力小、接待能力小、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和易受台风等灾害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旅游业的作用有(? )
①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收入
②促进和繁荣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③发展旅游业只会造成破坏
④发展旅游业无法带动其他部门和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业发展的意义。发展旅游业不一定会破坏当地的环境;③错误;旅游业的发展从促进就业,带动餐饮、酒店、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故④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北纬46°28"~49°21",东经127°42"~130°14"。该市因盛产珍贵树种红松而名扬中外,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2.2%,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红松原始林,素有“红松故乡”和“中国林都”之称。伊春市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多雪,受小气候的影响,雪量大、雪质好、雪期长。伊春市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小兴安岭纵贯南北,地理特征是“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多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为低山,山势较陡。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1 429米。
(1)依据材料列出伊春市的旅游资源类型。
(2)政府为了发展经济,鼓励发展旅游业,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分析伊春市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


参考答案:
(1)森林等生物景观;奇石等地质地貌景观;沟谷、湿地等河流水文景观;冰雪等气象气候景观。
(2)周边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客源市场小,市场距离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容量小,地区接待能力不足。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可知,伊春市的旅游资源包括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河流水文景观和气象气候景观等类型。
(2)从市场距离、交通条件、环境容量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