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16:21
1、单选题 下图为局部地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70°,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刻,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是
A.10点
B.8点
C.17点
D.15点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大约在6月中旬
B.该日,C地从西北方向日落
C.该季节,珠江口易发生咸潮
D.该季节,塔斯马尼亚岛白昼比马达加斯加岛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B点位于赤道上,日出、日落的时刻只能是6:00或18:00,材料中说北京此时是白天,若B点为18:00,则AB 为昏线,北京此时为夜晚。所以120°E(东八区)此的时刻只能6:00。然后可以算出西五区的时间是17:00,所以C对。
小题2:因为B点是6:00,所以北京日出时间在6:00之前,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为夏半年,材料中说C日出时间越来越早,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所以日期在6月22日后,A错。夏半年,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B对。咸潮一般发生在冬季枯水期,现在正是雨季,不会发生,C错。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南回归线以南,马达加斯加岛有南回归线穿过,说明塔斯马尼亚岛纬度高,所以此季节白昼要短,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当我国乌苏里江早上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B.地球公转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D.地球自转
小题2:该现象说明了我国
A.东西跨纬度多
B.东西跨经度多
C.南北跨纬度多
D.南北跨经度多
小题3:中国冬季北方比南方气温低的原因是
A.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大
B.冬季北方白昼比南方长
C.冬季北方较南方近冷源中心
D.冬季北方受地形阻挡比南方大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我国乌苏里江位于东九区,帕米尔高原位于东五区。由于地方时,东边总比西边早,当我国乌苏里江早上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黑夜, 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此外地球自转还产生了昼夜更替、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小题2:此题考查我国经度跨度与地方时差的关系。由于东边总比西边早,故而我国位于东九区的乌苏里江已经太阳初上,位于东五区的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主要因为我国东西所跨经度多。
小题3: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地区离南回归线比南方地区远,正午太阳高度也比南方小。我国冬季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故北方地区白昼较南方短。北方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较南方靠近冷源中心。冬季风在北方地区影响大,由于靠近冷源中心,地形阻挡比南方地区影响小。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沿海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影响。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河流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其流向是____。(2分)
(2)如果该医域位于西半球,则图中河流注入的大洋可能是_________.该河流发源的山脉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此时,如果乙地时间为当地时间l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大约为____小时。(1分)
(4)甲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南(1分)?东南向西北(1分)?
(2)太平洋(1分)?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抬升(2分)?
(3)14(1分)?
(4)终年温和多雨(2分)
本题解析:
(1)由于甲地常年受西风影响,甲北侧是40纬线,判断甲位于南半球。河流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甲河由东南向西北流。
(2)如果该医域位于西半球,图示地区应产南美洲,图中河流注入的大洋是太平洋。应为南美洲西岸河流,源于安第斯山,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
(3)由资料可知AB为昏线,乙地日落时间为17时,可知乙昼长=2*17-24=10小时,北京与乙地纬度相同,半球不同,故北京的昼长=乙地夜长=14小时。
(4)甲地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终年太阳直射
B、终年昼夜等长
C、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
D、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根据图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题
1.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及图中箭头所表示的地球上的方向,可以判断出2.根据图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此时地球公转的状态为3.下列关于图中A、B、C、D 四点之间的相对方位的说法,正确的是4.下列关于图中A、B、C、D 四点太阳高度角的论述,正确的是5.下列关于A、B、C、D 四点及全球其他各地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在自东向西旋转
B.地球的运动周期为23 小时56 分4 秒
C.图中中心为南极
D.图中中心为北极
E.此时地球正处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处
F.此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近
G.此时太阳的公转速度最快
H.此刻之后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增大,然后约6 个月的时间则一直减慢
I.A 点在C 点的正南方
G.A 点在B 点的东南方
C 点在B 点的西南方
C 点在D 点的正西方
此刻B 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
此刻D 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
此刻A、C 两点的太阳高度角均为0°
此季节A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此刻A、C 两点的地方时均为18 时
此刻A、C 两点的地方时均为6 时
此刻北京时间为14 时
此刻B 点为15 时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4. C
5. C
本题解析:1.地球上与方向判断问题有关的规律总结:①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②面对地球,地球上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③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度数在增加的为东经的各个经度,减小的为西经的各个经度;④如果知道地球上几个地点的经度数,可以根据其经度的增减情况判断出地球自转的方向,道理与第三条相同;⑤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自转,其为逆时针方向的运动,从地球的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其为顺时针运动。对于选项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不变的,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的;对于选项B,单纯由静态的地球自转的方向表示并不能判断出地球自转运动的周期性;对于选项C、D,具体请参考上面总结的规律中的第⑤条。
2.本题主要考查近日点、远日点与冬至日地球所处公转轨道的位置、夏至日地球所处公转轨道的位置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考查对地球公转运动的速度变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冬至日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而近日点为1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而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其日期为7月初。所以前三个选项全部不正确。其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大,远日点最小。
3.本题主要是考查地球上方向的判断,具体解释请参考第2题中的相关总结。
4.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定义:某一时刻观察者与太阳的连线与此观察者所处的地平面的夹角即为此刻的太阳高度角。此刻B点尽管位于南回归线上,但是因为没有正处于一天的正午,所以太阳高度没有达到其最高,所以不会是90°;此刻D点尽管正好是正午太阳高度角,但是D点没有位于南回归线,所以其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不会是90°;而A、C两点因为正处于晨昏线上,所以,其此刻的太阳高度角均为0°;因为此刻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处于赤道的A点其正午太阳高度角必定小于90°。
5.正确解答此题要解决以下几点:①首先根据地球自转的箭头表示判断出晨线和昏线的位置;②根据经线随地球自转的增减情况,判断出图中D点所处的经线为90°E;③根据12时为各点白昼时刻的平分点,判断出只有春、秋分时或处在赤道上的地点其晨线上的点才可能是6时,昏线上的点为18时;④同一条经线上的各个地点其地方时是相同的,从而可以排除A选项和B选项;⑤根据第①②③条的分析可以判断出此刻0°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而顺着箭头的方向为东方向,所以时间应该是增加的,再根据每向东15°,时间可增加1小时,所以北京时间(即东经120°的地方时)此刻为14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