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07:59
1、单选题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自东向西横越北印度洋,官兵在甲板上连续两次观察“从正午到正午”的时间间隔是
A.等于1恒星日
B.等于1太阳日
C.大于1太阳日
D.小于1太阳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以太阳为参照,地球上静止的物体,从正午到正午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而由于海军护航编队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故两者的合速度变小,故从正午到正午的时间间隔将大于1个太阳日。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只要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概况,并结合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方向和地球运动的合运动速度进而分析太阳日的周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绕日公转
D.晨昏圈的存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而形成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由于地球公转而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区别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不同原因,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神舟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太空停留13天,于29日返回。西昌(约28°N,102°E)、酒泉(约40°N,99°E)、太原(约38°N,112°E)是我国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小题1: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时,惠灵顿(174°46′E)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6月16日下午
B.6月16日清晨
C.6月15日上午
D.6月16日晚上
小题2:当“神九”飞船遨游太空时,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当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B.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C.北京地区正午时的影子逐渐变短
D.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区正忙于小麦播种
小题4: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的气候相比较
①西昌气温的年较差最小? ②酒泉的年降水量最少
③西昌的年降水量最少? ④太原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目中惠灵顿的经度位置可知,惠灵顿位于东十二区,比北京时间早4个小时,要收听或收看飞船发射的现场直播应该是在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4小时=2012年6月16日22时37分24秒,故选D
小题2:飞船在太空遨游太空时间为6月16日到29日,这时的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及其附近,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总是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故选C
小题3:飞船在飞行期间(即6月16日到29),地球在绕日公转的轨道上正在接近远日点(7月初),故其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故选B
小题4:根据所学的中国气候特征可知西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酒泉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太原是温带季风气候,三地相比即可得出答案,选A
点评:本组题以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卫星基地建设的条件,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4月10日戴先生到安徽黄山旅游,黄山海拔1860米,位于30°01′N;118°01′E,是中国最美名山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先登顶观日出,日出时间最可能为北京时间
A.4:40
B.5:40
C.6:00
D.6:40
小题2:观日后,从北坡乘缆车下山,见缆车厢顶部装有太阳能集热板,其安装正确的是
小题3:下山沿途,依次观赏到的植被景观是
A.落叶常绿混交林、常绿林、茶园农田
B.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茶园农田
C.落叶常绿混交林、落叶林、茶园农田
D.针叶林、高山草甸、茶园农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4月1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日黄山昼长夜短,日出在地方时6:00以前,黄山(118°01′E)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8分钟多一点,登顶观日出又比平原要早些,所以该日先登顶观日出,日出时间最可能为北京时间5:40左右,如果4:40太早,昼长比平分时长接近3小时(400N最大昼长14时51分)。故选B。
小题2:从北坡乘缆车下山,太阳也是从偏南方斜射过来,集热板应该尽量与太阳光垂直,所以安装正确的是如C图所示。
小题3:黄山位于亚热带地区,其所在地区水平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林,因黄山海拔有1860米,由于水热差异较大,应该有明显的垂直地域差异,下山沿途是从山顶到山麓,依次观赏到的植被景观可能是落叶常绿混交林、常绿林、茶园农田。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所示地区为北半球,P、Q为某日晨昏线n与纬线m(80° N)的交点,经度差为120°。已知此时W(位于PWQ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12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都的昼长正在变长
B.成都日出时物影朝西南
C.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迎来当年第一次汛期
D.南极上空臭氧含量可能处于较低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纬线m纬度为80° N,P、Q经度差为120°,因而当W(位于PWQ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12时,说明WP为晨线,WQ为昏线,因而太阳直射南半球,移动方向没法判断,故而A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此时日影朝向西北,B项错误;东北地区的河流应该在每年的4—5月出现春汛,C项错误;南极臭氧层空洞出现的季节多在北半球的夏季,故而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