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06:56
1、单选题 读丹霞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地貌形成的顺序依次是2.关于该地貌的形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E.岩层受水平挤压,地表起伏形成褶皱山
F.地壳上升导致岩层断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动
G.受流水冲蚀、下切,形成沟谷
H.受流水溶蚀、搬运、形成峰林、峰丛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内力作用为外力作用的进行提供了条件,而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由强到弱、逐步形成的过程,所以在图示地貌中,③应位于最前,②位于最后,然后结合①④受侵蚀强弱判断二者先后,最终得出结论。
2.根据上题分析可以判断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科罗拉多大峡谷成因示意图”,①~⑤表示了它的形成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判断下列阶段中地壳最稳定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地壳运动导致峡谷形态变化,一般观测峡谷形态变化情况的技术手段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雷达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
【小题3】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主要成因是( )
A.海水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地壳最稳定的阶段,就是地壳没有什么地质活动,地壳运动不明显,岩层保持完整,没有什么断裂变形之类,处于水平状态,由此判断应为③阶段,故选C。
【小题2】要观测峡谷的形态变化,就要获取峡谷地区的动态信息,而获取信息的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故选D。
【小题3】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陆地上,不会是海水侵蚀;从图中5看,峡谷的形态呈V字形,是典型的流水侵蚀谷地。所以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主要成因是流水侵蚀。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示①表示岩层发生弯曲,为褶皱,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②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而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③图表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④图表示岩层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岩层变化和地貌特征判断内外力作用的差异。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岩石与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B、变质岩—板岩、页岩、砂岩、石灰岩
C、岩浆岩(火山岩)—花岗岩、玄武岩
D、花岗岩(侵入岩)—岩浆岩、火山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根据智利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左图中丙地的地质构造是 , 丙地的的地形部位是 。(4分)
(2)甲、乙两河中河流航运价值较高的是哪条,并从自然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背斜 山谷或谷地(每空2分,共4分)
(2)乙 与甲河相比乙河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更丰富,水量更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地势平坦,水流更平稳(8分)
本题解析:
(1)注意图中P、M、K地层的新老关系,根据常见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背斜中老边新,向斜中新边老,所以图中丙地的地质构造是背斜;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及变化可知,该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应该是山谷或谷地。
(2)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结合图中甲、乙两河的地理位置可知,甲河位于30°--40°之间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夏季降水量稀少,季节变化大;与甲河相比乙河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更丰富,水量更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小;而且乙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水流更平稳。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交通运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