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05:53
1、单选题 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的划分
D.昼夜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掌握自转的地理意义即可轻松作答。图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
S)拍摄的景观图片,拍摄时北京时间为19时16分。据此推测,与拍摄时间最接近的B期和所拍摄的景观是
A.1月1日日出
B. 4月1月日落
C. 7月1日日出
D.10月1日日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当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时,显示的北京时间是19:16,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可以求出64°W地方时,约7:16,此地为40°30′S,为南半球,日出晚于六点,此时是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直接排除A、D, 因为1月1日、10月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4月1日太阳直射接近赤道,全球日出应该非常接近6时,所以排除B项,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为2012年1月1日6点的时候,全球进入2012年的地区有
A.多于一半的地方
B.少于一半的地方
C.恰好一半的地方
D.没有任何地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关于两个日期的计算,掌握基本规律:东十二区区时为几时,则新的一天即占几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2012年1月1日6点的时候,则东十二区区时较东八区区时早4个小时,即东十二区区时为10时,故新的一天占10个时区,说明全球进入2012年1月1日的范围少于一半。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问题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两个日期范围计算的一般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东十二区的区时来计算新的一天的范围。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并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30公里的预定轨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当“神舟十号”发射时,地球绕太阳公转到上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下图所列太阳光照图中,与当日最吻合的是
小题3: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神舟十号”飞船预定轨道所在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C.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广州
D.美国纽约(西五区)是12日4时38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依据图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判断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然后依据地球公转的方向日期,B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是6月22日;C点太阳直射赤道,日期是9月23日;D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期是12月22日;A点太阳直射赤道,日期是3月21日。那么图中6月11日应位于①点。故选A。
小题2:6月11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所以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读四幅光照图,B、C图为直射南半球,A图因北极圈上出现了极昼,所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D图表示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应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故选D。
小题3:“神舟十号”飞船预定轨道所在大气层的高度为200公里至330公里,属于高层大气,其下层为中间层,气温是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上层属于热层,气温是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对比四条曲线,符合此规律是②和③曲线,而②曲线的气温太低,不高层大气的气温分布。故选C。
小题4:6月11日地球向远日点附近运动,公转速度减慢;因广州比北京接近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所以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因北京位于东八区,纽约的西五区比北京晚13小时,所以当北京时间是11日17时38分时,纽约是11日4时38分;而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故选B 。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下列情形可信的是
A.南半球昼短夜长
B.太阳直射赤道
C.东亚盛行西北季风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90°,可判断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为冬季,此时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