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4:59:37
1、综合题 读“世界表层部分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画出①、②、③、④四股洋流的流向。(2分)
(2)在图上①②③④四股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受东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是_________。(填数字)(2分)
(3)澳大利亚东岸A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同一纬度的西岸B地却是热带沙漠气候,分析造成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
(4)简述洋流对海洋航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2分)
(5)据媒体报道在美国西海岸发现微量放射性碘等物质,而且加州的牛奶中也发现了这些放射性物质,专家认为这些物质可能是东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产生的,你赞同吗?为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1)顺时针(2分)?
(2)①②③?①(2分)
(3)东岸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2分)
(4)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每年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2分)
(5)赞同,放射性物质通过洋流可影响美国西海岸。(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①、②、③、④四股洋流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地区,洋流为顺时针方向运动。
(2)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其余均为暖流;北赤道暖流受东北信风影响,应为①。
(3)通过读图分析可知,澳大利亚东西两岸分布洋流性质不同,东岸为暖流,对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西岸为寒流对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所以A、B两岸气候不同。
(4)依据教材所学知识可知,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降低能见度;从极地来的洋流会携带冰山,增加航行危险。
(5)本题考查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洋流可以加快净化速度,但是污染范围扩大,所以东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产生的放射物可以依靠北太平洋暖流影响美国西海岸。
考点:洋流分布及对地理环境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 | 5月—10月 | 11月—次年4月 | ||
| 平均气温(℃) | 降水(mm) | 平均气温(℃) | 降水(mm) | |
| 甲地 | 27 | 1650 | 25 | 22 |
| 乙地 | 27 | 890 | 26 | 77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中数据可知,两地均全年高温,位于热带地区,5-10月气温略高于11-次年4月,位于北半球。从两地年降水量看,甲地年降水总量约1700mm,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年降水量大于900mm,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这两种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10°到25°之间。
【小题2】两地相距较劲,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位于背风坡,因此两地之间可能为山地。
考点: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甲位于大陆西岸。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如果图中a、b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北半球
C.图示月份为1月
D.图示月份为7月
【小题2】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纬度30°、40°向南递增说明是南半球,所以B错误;等温线b的纬度比a高,气温比a低,说以A错误;甲位于大陆西岸,所以图示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其位置应为夏季,南半球为一月。 故选C。
【小题2】甲地位于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故选D。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气候的分布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系数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气温、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以及气候的分布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17-19题。
小题1:甲图表示的月份正确的是
A.10月
B.7月
C.4月
D.1月
小题2:甲图所示,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
A.温暖湿润
B.低温干燥
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
小题3:乙图所示季节,对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地球公转速度相对较慢
C.澳大利亚昼长夜短
D.杭州西湖湖面可能有薄冰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第17题,甲图表示地中海沿岸受盛行西风控制,为当地的冬季。
小题2:第18题,冬季,地中海气候的特征:(由于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小题3:第20题,乙图所示表示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夏季。A项北半球夏季时,南亚受西南季风影响而形成顺时针的大洋环流。错误。B项,北半球夏季接近远日点,故公转速度较慢,正确。C项澳大利亚为南半球,此时为冬季,昼短夜长。错误。D项此时为北半球夏季,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特点:终年温和,(2分)年温差很小(2分),昼夜温差大(2分)
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 (2分),海拔高(接近3000米)(2分)
本题解析:考查区域等高线地图气温特点和成因判读.考虑到基多位于赤道高山(海拔接近3000米)位置,赤道地区海平面常年高温(大于25°以上),考虑到山地气温递减(每上升100m气温降低6°),基多大约常年温度在17°(25°-18°)左右,气温应该"终年温和",年温差较小,但由于山地影响昼夜温差较大(昼夜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