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7:29:08
1、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的阴影区表示的是
A.黄道面
B.赤道面
C.地球公转轨道
D.赤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图示表示地球的公转运动,阴影部分表示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地理事象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图中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规律,其中p表示赤道,pm=pn,当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①和②时
A.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B.悉尼的昼夜长短正好相等
C.巴西利亚的日出时刻相同
D.哈尔滨昼夜变化趋势相反
小题2:如果图中曲线表示某地一年中正午日影随时间的变化规 律,其中m表示日影长度为0,x表示北方,y表示南方,则图中表示春分日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意义和题干说明分析,当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①和②时,直射点的纬度数相等,半球位置相反,位于①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北移,位于②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因此推断: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大后小不相等;悉尼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先昼短夜长后是昼长夜短;巴西利亚的日出时刻先晚后早;哈尔滨昼夜变化是先是昼长夜短后是昼短夜长,变化趋势相反。故选D。
小题2:正午日影的长短与当日正午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正午日影的朝向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有关,如果直射点在某地南方正午日影朝北,反之朝南。分析题意,m表示日影长度为0,x表示北方,y表示南方,则表示①日太阳直射当地纬线,因为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某地一年中正午日影随时间的变化,不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①日过后其日影变长并朝北,说明直射点离开当地纬线并向南移,到a日,该地日影由增长转缩短,表示直射点回移即由向南移转为向北移,a日太阳应是直射南回归线,c日应是直射北回归线,所以b日太阳直射赤道即为春分日。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60?N、80?E)。回答10-12题。飞机出发时的航线
A.朝北
B.朝南
C.朝西北
D.朝东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飞机出发时的航线是向北。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3年4月20日早晨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据此回答题:
小题1:以下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地震灾害频繁,原因是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
B.地震发生时,位于震区屋内的人们一般会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若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此时震中附近海域船上的人会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D.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逃生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
小题2:当此次地震发生时,下列地理现象符合的是( )
A.当地时间为4月20日6时54分
B.当天四川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全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偏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只能通过固态。故若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此时震中附近海域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摇晃,错误的是C。
小题2: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4月20日早晨8时02分,当地经度为103°E,根据东加西减,可以算出当地时间为4月20日6时54分。当天四川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移动;全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偏北。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地震波和地方时的计算掌握情况。注意区分纵波和横波,地方时和区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面的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14分)
⑴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每年?(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纬度是?。
⑵图中,CE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E地日出的时刻是?点钟。
⑶A、B、C、D、E五地中昼长由长到短顺序??。
⑷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点钟,中国中山科学考察站(69°22′S,76°22′E)的夜长?小时。
⑸在图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北京 B.广州? C.A地?D.B地
参考答案:⑴夏至(1分); 23.5°N(1分) ;⑵晨线(2分);4点钟(2分);⑶ A>E>D>C>B(2分) ;⑷ 10点 (2分) ;24小时(2分)⑸ B (2分)
本题解析:(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2)图示CE所在的晨昏线部分,顺着自转方向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CE位于晨线上,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C点,其地方时为6时,则E点所在经线位于C点经线西侧30°,故地方时较C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晚2个小时,故为4时日出。(3)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此时全球昼长分布规律为:越往北昼越长,故五地昼长由长到短应为自北向南排序。(4)根据图示150°E所在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正午12时,故计算120°的地方时较150°E地方时晚2个小时,为10点。图示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故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夜长为24小时。(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离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比较选项中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为广州。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的综合性试题,常规性考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