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3-17 07:24: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图”,回答:

(1)图中A代表_______出口,B代表_______出口。A类商品在1952年占_______%,在1996年占_______%。
(2)上述我国对外贸易商品构成的变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否有利?为什么?
(3)现在,我国出口的A类商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B类商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结构比较_______,传统的_______产品和_______产品的比重较大。要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_______”,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应进行“_______”,通过谈判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三大产业部门中,将受到较大冲击的是哪一产业?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些行业将是主要受益者?原因是什么?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构成的变化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1)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16.6?85
(2)有利;因为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较低,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较高。
(3)纺织品?服装?日用工业品?机械?工艺品?煤炭?茶叶?稻米?土特产
(4)单一?农矿?初级?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公平合理?公平互利
(5)?中国入世后,农业将受到较大冲击;主要原因是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耕地很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国外农产品会大量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农业面临巨大压力。与此同时,我国的纺织和服装等行业将是主要的受益者,这一方面是因为“多纤维协定”的废除,提高了纺织业和服装业的竞争力,有利于这些产品出口量的增加,从而促进实际出口量的增长;另一方面,纺织、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是我国完全能予提供的。上述影响,可使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其他部门转移,有利于解决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本题解析:此题综合考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资料一: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资料二: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从事纺织原料加工、产品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资料三:下图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资料四:“十二五”期间,新疆欲将乌鲁木齐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城市。
(1)简述在纺织产业链中浙江与新疆分工的差异及主要原因;(10分)
(2)简述产业转移对新疆地区的影响。(6分)
(3)根据资料,分析乌鲁木齐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6分)


参考答案:
(1)浙江主要从事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浙江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交通通信便利;发展的历史悠久,靠近沿海,国内外市场广阔;新疆主要从事纺织原料的生产、加工;靠近棉花原料产地;劳动力低廉。(每点2分,任答其中五点得10分)
(2)利: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
弊:可能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需求压力(每点2分,共6分)
(3)邻近中亚,地理位置优越;省会中心,商贸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本题解析:
(1)读材料二可知,浙江主要从事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浙江对外开放的早,发展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与发达国家联系便利,技术水平高,交通通信便利。靠近沿海,国内外市场广阔。读材料 一可知,新疆主要从事纺织原料的生产、加工,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靠近棉花原料产地,劳动力价格低廉。
(2)利: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给新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新疆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
弊:纺织业生产也有一些废弃物产生,产业转移可能造成当地一定的环境污染,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需求压力,加重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3)从地理位置看,乌鲁木齐邻近中亚,地理位置优越。是省会中心,商贸基础设施完善。有“亚欧第二大陆桥”之称的铁路经过,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有国家西部开发政策支持。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

(1)山西省省会太原濒临黄河的支流__________河,试分析形成该河河谷地貌的地质作用。 (9分)
(2)从路网体系上看,晋煤外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说明原因。(11分)


参考答案:
(1)汾河?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外力作用:河流冲积、沉积
(2)铁路?运量较大,运速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及黄河的水系特征分析:山西省省会太原濒临黄河的支流汾河。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汾河谷地形成的内力作用为断裂下陷;外力作用为河流冲积、沉积。
(2)根据图示:从路网体系上看,晋煤外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铁路的运量较大,运速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不少山脉走向不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走向,还是这些河流的分水岭,如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为(?)
A.秦岭
B.南岭
C.巴颜喀拉山——秦岭
D.祁连山——秦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长江与黄河之间是秦岭山脉,所以秦岭是两条河流的分水岭。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位于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山脉。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3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7、8月份,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出现持续大旱。气象学家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西侧高原积雪偏少,成为异常热源,导致高原地区上升气流加强。此高温现象是在大系统背景下造成的。这年夏季整体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向偏西偏北移动,且持续时间也很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的异常是关键因素。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

材料三:下图为“成都和重庆城市地域形态图”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地形区是(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气流运动的剖面示意图,并解释川渝地区干旱少雨的直接原因。(6分)
(3)该高原积雪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简述该原因造成的影响。(6分)
(4)成都的城市布局形式是________,重庆的城市布局形式是________,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的不同。形成这两种城市布局的优缺点是什么?(10分)
(5)分析②地区发展航空交通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①四川盆地?②青藏高原?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2)画图:(略)
直接原因: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雨;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蒸发强烈。
(3)主要原因: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灾害事件的增加;导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增加等。(任答两点)
(4)集中紧凑式?分散疏松式?地形?集中紧凑式可设置较完善的生活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管理和领导,并节省投资;分散疏松式的城市布局用地比较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投资相对较高。但工业区的分散易于保证城市的环境质量
(5)有利:空气洁净,能见度好;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不利:地势高,地形复杂。气流不稳定;气候寒冷,天气多变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①为四川盆地;②为青藏高原;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2)根据材料分析:青藏高原盛行上升气流,四川盆地盛行下沉气流。川渝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雨;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蒸发强烈。
(3)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青藏高原积雪偏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危害有: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灾害事件的增加;导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增加等。
(4)根据图示:成都的城市布局形式是集中紧凑式,重庆的城市布局形式是分散疏松式,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的不同。集中紧凑式可设置较完善的生活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管理和领导,并节省投资;分散疏松式的城市布局用地比较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投资相对较高。但工业区的分散易于保证城市的环境质量。
(5)②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高原空气洁净,能见度好;发展航空运输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是高原气流不稳定;气候寒冷,天气多变,对航行不利。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