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7:24:10
1、单选题 读某日太阳光照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当天的白昼为10小时
B.B地的白昼长度大于C地
C.D地此时太阳高度为90度
D.A地此时为16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向北,昼越短,夜越长,B错误;图示最西侧的经线被直射,为正午12点,C错误;A点此时为16点,正处在日落时刻,所以昼长为8小时,A错误,D正确。
考点:光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中甲、乙两图是地球在同一时刻的太阳光照示意图。甲图中,AC为赤道,ABC弧为晨昏线,此时D点的地方时是15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在图乙中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半球的范围。
(2)夏至日时,两图的A、B、E三处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4)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如图
(2)A ; B
(3)(23.5°S,45°E)
(4)135°W向东到180°
本题解析:
(1) D点的地方时是15时,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是45°,B点的地方时应为12时,即太阳直射45°E。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2)A位于赤道上,B点位于北极圈上,E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所以A点的自转线速度最大,由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E点的昼长最长。
(3)根据(1)题的叙述,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S,45°E)。
(4)日界线是180°经线和0时刻所在的经线。45°E是12时,0时所在的经线是135°W,所以与北京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135°W向东到180°。
考点:光照图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 根据我国“风云二号”卫星的实时监测,2008年3月28日17时至22时,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29日17时,太阳又爆发一次强烈的耀斑,持续时间约一个小时,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抵达了近地空间。回答1—2题。
1、“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
[? ]
[? ]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弧N为某局部经线圈,A、B两地纬度相同,O为该经线圈圆心,图中太阳光(→)与N位于同一平面,且与A相切。读图完成下题。
此日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O° B.a C.90°-a D.23.5°+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N为经线圈,阳光与N位于同一平面,说明阳光直射该经线圈的某经线。阳光与A相切,说明过A的纬线出现极昼现象。AB 纬度相同,只能是AB位于同一纬线上。AB之间是极点,阳光直射过B点的经线。图中AB之间夹角是a,所以B地的纬度是90°-a/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a/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a,B对。
考点:日照图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直射点与极昼极夜现象的纬线度数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B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
【小题2】当太阳直射C点时( )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昼长夜短
D.全球昼夜平分
【小题3】在太阳直射D点之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A.一直向北
B.先向北,再向南
C.一直向南
D.先向南,再向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当太阳直射B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包括北温带和北寒带。B对。热带上的点只有太阳直射该地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包括南温带和南寒带。
【小题2】当太阳直射C点时,就是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D对。12月22日时,南极圈出现极昼。6月22日时,北极圈出现极昼。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夜短。
【小题3】在太阳直射D点(南回归线)之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到直射北回归线上,这个阶段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选A。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