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7:21:11
1、综合题 该图是冬至日北京时间14时的地球日照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南北极圈,中间的纬线是赤道。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8分)
【小题1】据题意及图分析,AB弧为___ 线, 夜半球在AB弧的东侧还是西侧? 。图中b经线的度数是____________,a经线的度数是 。
【小题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 。
【小题3】这一天,________ 地区的白昼长度可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小题4】我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DONME(冰穹)A完成了我国第一座自动天文望远镜的安装工作。请说明在此设立天文工作站的有利因素。
参考答案:
【小题1】晨昏线(昏线) 东侧 b180度 a东经135度
【小题2】南纬23度26分 、东经90度
【小题3】赤道以南地区(南半球)
【小题4】地势高、受干扰少,空气洁净、透明度高;降水少、晴天多。(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冬至日北极圈是极夜现象可知,AB线是昏线,b是昏线交与赤道时间是18时,此时北京时间是14时可知b是180度。在推理a啊东经135度。
【小题2】是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是南回归线的度数;直射点的经度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度。
【小题3】冬至日北半球是昼最短的一天,南半球是昼最长的一天。
【小题4】科考的天文条件是大气能见度高,天气晴朗等。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下图表示东半球经纬网,曲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问题(7分)。
(1)若曲线表示晨线,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甲、乙、丙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昼长为________小时。
(2)当曲线由晨线变为昏线时,正确的描述有( )
①甲地的昼长由最短逐渐达到最大 ②乙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变大
③丙地由极昼现象变为极夜现象 ④甲、乙、丙三地昼长大小变为甲>乙>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1)(5分) 23°26′S 160°E 6 丙 24
(2)(2分)D
本题解析:
(1)该图表示东半球,则图中最左侧和最右侧经线分别是20°W和160°E经线,则图中乙所在经线为70°E经线;曲线表示晨线,其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6:00,即70°E经线的地方时为6:00,则160°E为12:00,即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60°E;晨线东侧为昼半球、西侧为夜半球,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甲所在经线位于乙所在经线以东45°,此时的地方时为9:00;甲点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因此甲点9:00日出,昼长为6小时。此时为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因此三点中丙昼长最长;该点位于南极圈上,此时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
(2)根据上题分析,此时为冬至日,若图中曲线由晨线变为昏线,则变为夏至日。在此期间,北半球各地(包括甲地)昼长由最短变为最长;乙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先减小,到春分日时昼夜等长,之后在变大;南极圈上的丙地由极昼现象变化极夜现象;甲、乙、丙三地昼长大小变为甲>乙>丙。
考点:气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1个回归年。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正确的。但是这个不是回归年。回归年的概念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回归年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图中P地 ( )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随着地球仪的转动,受电灯照亮的一半和暗的一半不断交替,会演示昼夜更替;同时,不同经线因光照时间不同,不同经线的地方规定不同的地方时,出现了地方时的差异。故选C。
【小题2】P地位于由夜变昼的晨昏线上,属于晨线;因昼长夜短,所以6时以前日出。故选A,
考点: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9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是?(填写字母)地。主要原因是?
?。(3分)
(2)在A、B、C、D、E、F、G七地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填写字母)地,主要理由是?
?。(4分)
(3)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 ?。(2分)
参考答案:
(1)B ?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晴天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2)A? 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易受天气变化影响,能量不稳定。
本题解析:
(1)A在青藏高原,晴天多,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微弱,太阳辐射最强;B在四川盆地,地势低,阴雨天气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D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是平原地形,相对四川盆地太阳辐射量大。
(2)A、B、C、D、E、F、G七地中, A在青藏高原,晴天多,海拔最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微弱,太阳辐射最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3)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无污染;但能量分散,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能量不稳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