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7:20:04
1、单选题 读三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
小题1:该农作物是(?)
A.水稻
B.冬小麦
C.春小麦
D.玉米
小题2:a地物候现象比b地迟的原因是(?)
A.距海远近不同
B.土壤肥力不同
C.海拔高低不同
D.降水状况不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小题1:根据该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为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及西北地区,故判断为冬小麦。
小题2:a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而b地位于四川盆地,海拔低,气温高,热量条件比a地丰富,故a地物候现象比b地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表是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读表格回答问题
小题1: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小题2: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
小题1:表格的传统种植方式为两年三熟。
小题2:根据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判断该地区为华北平原。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小题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地区种植甘蔗和水稻,主要是南方地区,北方不能种甘蔗。选D正确。
小题2: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图示循环农业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提供了清洁的沼气能源,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不是新城镇建设。选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示玉米带的序号是
A.②
B.③
C.④
D.⑥
小题2:⑤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无霜期长
C.土地肥沃
D.市场广阔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美国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可知玉米带分布在④地,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高温,有灌溉水源。故选C。
小题2:⑤农业带位于美国东北部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不好,气候冷湿,适合种植优质牧草,城市人口多,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⑤为乳畜带,所以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市场广阔。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3~5题。
小题1: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中所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
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小题2:城市Q的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小题3: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灌溉水源缺乏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区位于我姑东北地区,温度高,气温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大,粮食的商品粮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Q位于小兴安岭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产地。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黑土流失和湿地的退化。草场退化主要位于西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