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0-03-17 07:15: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有关我国综合国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B.相对而言,科教领域是我国在综合国力中较落后的领域
C.农业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不大
D.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地图一段经线,N以南为陆地3MN之间为海洋。回答13~15?

13.MN之间的水域盐度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A.没有河流注入? B.与周围海域没有水体交换
C.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地处高纬,降水稀少
14.下列关于N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亚洲和欧洲? B.草场辽阔,畜牧业发达?
C.石油资源丰富,大量出口到日本? D.光热充足,适合长绒稀生长
15.图中NP东侧有一条著名河流,该河流是
A.密西西比河? B.尼罗河? C.伏尔加河? D.刚果河?



3、综合题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南地区物产丰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由于地形复杂,开发不易,总体发展相对落后。从1964年开始的以西南地区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对该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攀枝花是西南地区在三线建设中兴起的工业基地,其北有绵阳、德阳等工业重镇,攀枝花东北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东有六盘水煤炭基地。
(1)读下图回答:影响攀枝花工业区位的有利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该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材料二:毛泽东在1964年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提出:“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要搞三线工业基地建设,一、二线也要搞军事工业。”“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入侵。”
(2)概括指出三线建设决策的主要依据。
材料三:三线建设期间,从1964~1971年,由沿海地区迁到四川的工厂、科研院所有120多个。1965~1980年,云、贵、川三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1%、10.8%和8.1%。
1965~1980年,云、贵、川三省整体的工业产值指数增长速度为11.1%。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在西南地区一批现代工业城市如四川的攀枝花、德阳、绵阳,贵州的六盘水都均等发展起来。
(3)概括三线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意义。(5分)



4、单选题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首先应该是()
A.糖料基地
B.油料基地
C.粮食基地
D.棉花基地



5、单选题  读“我国某行政区域图(阴影部分)”,回答8~10题。

8.下列地形区全部居于本区域范围的一组是 ()
A.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横断山区,四川盆地
C.两广丘陵,藏南谷地
D.柴达木盆地,成都平原
9.大西南经济协作区地跨我国的经济地带 ()
A.西部 B.中西部两个
C.东、中、西部三个 D.东西部两个
10.西南地区经济明显滞后的原因主要是()
A.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
B.交通不便
C.贫困人口多,少数民族集中
D.地处内陆边疆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