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图》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五)

时间:2020-03-17 07:15: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沿图甲中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乙、丙,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小题2】①地比②地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小题3】③地位于④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认真分析两条剖面线,由E到F,海拔高度逐渐降低,EF线上的点O海拔比两侧高,符合山脊的特征。B正确。
【小题2】观察图乙中的地形剖面线,它可以表达出沿线坡度大小及变化。1地位于EO之间,2地位于OF之间,图中显示EO段坡度小于OF段,故1地比2地海拔高,坡度小。B正确。
【小题3】把地点3、4标到图甲中,即可判断3地位于4地东北方向。A正确。
考点: 地形剖面线、坡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距离0.7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
A.70 m,50 m
B.140 m,100 m
C.140 m,150 m
D.700 m,150 m
【小题2】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一个火情监测点,最好选(  )
A.戊点
B.己点
C.庚点
D.辛点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B.甲、乙、丙、丁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上、150米以下
C.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D.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比例尺为1:20000,坝长的图上距离为0.7厘米,因此实地距离约为140米;AB处修建大坝,坝底的海拔高度介于50米到100米之间,坝顶海拔高度为150米,因此大坝高度介于50米到100米之间。
【小题2】火情监测点应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己点位于山峰,地势高,视野开阔,适宜建火情监测点。
【小题3】图中库区位于AB西侧100米等高线所围成的区域内,甲、乙处的水能够汇入库区,而丙、丁处的水不能汇入库区;甲、丁海拔在100米以上,150米以下,乙、丙海拔低于100米;庚、丁之间有山脊,在庚点不能观察到乙点;根据该地经纬度可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地形易低山丘陵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工程建设过程中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图中①②③④是乡村聚落,村落规模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从聚落发展史看,最有可能发育成城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且等高线较为稠密,不适合居住,故村落规模最小。
【小题2】从聚落发展史看,①处位于河流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水运便利,最有可能发育成城市。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考查聚落的分布、城市的起源,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①②③④四处地形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甲国首都A城市位于乙国首都B城市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所以冰岛位于北半球,乙图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冰岛为西经,新西兰为东经,两者经度跨度大于180°,所以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环境保护】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右图为该地区有色金属走廊放大图,金昌是我国最大镍矿基地、三大伴生矿之一。
(1)该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而没有造成酸雨危害,请分析原因(4分)
近4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的雪冰川正在退缩,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2)分析说明祁连山雪线迅速升高对河西走廊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气候干燥,降水少(1分);风力大,酸性气体很容易被吹散,浓度很小(1分);该地区水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不会造成污染。(水能和风能各1分)
(2)河西走廊深居内陆,降水稀少,祁连山冰雪融水是该地的主要水源(2分);雪线升高,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量会迅速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或埋藏深度变深)(2分);造成水资源短缺、植被减少、土地退化、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答出二个生态问题2分)。


本题解析:
(1) 有色工业密集则排放的酸性气体多,大量酸性气体遇降水则形成酸雨,而当地酸雨少,故主要从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从而不易形成酸雨。
(2)祁连山冰川面积减少,雪线升高。祁连山的冰川融水为当地主要的水源,故祁连山冰川减少,将导致当地的水源减少,则影响河流、地下水、气候的生态环境等方面。
考点:环境保护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