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7:11:05
1、单选题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西侧的原因是( )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量少。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对降水量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回答下题。
| 项目 | 气候区 | 年平均 | 1月平均 | 7月平均 |
| 平均热岛效应 | 亚热带 | 0.24 ℃ | 0.14 ℃ | 0.39 ℃ |
| 温带 | 0.54 ℃ | 0.80 ℃ | 0.25 ℃ | |
| 高原区 | 1.03 ℃ | 1.70 ℃ | 0.45 ℃ | |
| 热岛效应≥1.0 ℃城市比例 | 亚热带 | 15.38% | 15.38% | 23.08% |
| 温带 | 25% | 33.33% | 0.0% | |
| 高原区 | 50% | 75% | 50%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城市建筑物多,建筑高大,不能降低风速,还可加强楼间的风速。选B正确。
【小题2】由表中数据可知: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高原区,A错;是太阳辐射量的多少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而不是太阳辐射强度,B错;高原区热岛效应明显不等于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C错;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的热岛效应较强,与冬季气温低,需要生海马取暖排放废热有关, 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资料分析能力和热岛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2006年3月16日某时美国天气图,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百帕),读图回答:
(1)关于此时图示地区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央大平原受低压槽控制,易形成阴雨天气
②东部地区受锋面气旋影响,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③西北部沿海受锋面活动影响,可能出现降雨
④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受飓风影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B.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C.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D.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
参考答案:
B
C
本题解析:
此时美国中部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此季节为春季,不是飓风活动季节。
甲地在冷气团控制下,乙地在暖气团控制下;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风力大;甲地气压数值比乙地高;甲地吹偏北风,乙地吹偏南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 一2 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以及图示季节分别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
B.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
C.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
D.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
2.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气候的共同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B.气候⑤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明显
C.⑥和⑦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
D.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⑦自然带递变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的低压槽线。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槽线西北端气压低于东南端,则槽线东北和西南的风向分别为
A.东南、西南
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东北、东南
小题2:若槽线西北端气压高于东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
D.干热风(焚风)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若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的低压槽线,可结合图示等压线画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则槽线西北端可能为低压中心,该低压槽处应形成暖锋,且锋面向东北方向移动,由此判断槽线东北和西南的风向分别为东南、西南。
如下图所示:
小题2:若槽线西北端气压高于东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暴雨和冰雹天气,这是为受冷锋影响的天气系统。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原理,画出风向,进而画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示,结合影响我国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形成的典型天气判断。画图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