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7:08:34
1、综合题
? 江苏省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20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1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读图,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
自然资源: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
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
不利条件:
人多地少;矿产、能源不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左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右图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数据。
(l)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3分)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T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填写序号)(3分)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5分)
(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3分)
参考答案:
(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善。(答对其中三点3分)
(2)①?⑤?⑥(3分)
(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分)
(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答对其中三点3分)
本题解析:
(1)读表格数据分析,两大城市群占国土面积大,城市化水平高,说明城市数量多,地区人口密度大。GDP占全国比重高,说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2)首位城市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范围内(如全国、省区等)或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中,处于首位的城市,亦即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通常指处于城市体系顶层(或第一级)的城市。所以首位城市应重要发展第三产业,包括金融、文化、商贸等,所以①、⑤、⑥对。制造业、化工生产属于第二产业,所以②、 ③、 ④错。
(3)读右图分析,根据两地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判断,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这种差异 与两地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以及当地的交通条件相关。
(4)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要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A.P
B.Q
C.M
D.N
小题2: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B.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作程建设
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
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小题3:P地区西部沿岸的洋流属于
A.向高纬度流的寒流
B.向低纬度流的寒流
C.向北流的暖流
D.向南流的暖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农业发展的条件。P地位于热带,降水少,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Q地降水丰富,适合种植业的发展,不适合畜牧业的发展;M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属于农牧交错地区,适合农牧结合发展;N地降水较多,适合发展种植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P地降水少,荒漠化严重;Q地为亚热带地区,降水多,季节变化大,所以需要加强水利工作程建设;大水漫灌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N地降水多,土地荒漠化不严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P地位于热带降水少,在中低纬度大陆西岸为寒流,流向为向低纬度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深刻。(38分)
材料一 我国两种水利工程示意图
坎儿井是当地独具特色的灌溉用水利工程,其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图1)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图2)
材料二 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三 新疆2006~2008年工业构成的增量及增速
| 时间 | 工业构成 | 比上年增加(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2006年 | 轻工业 | 81.62 | 10.6% |
| 重工业 | 1 063.51 | 15.2% | |
| 2007年 | 轻工业 | 111.21 | 15.5 |
| 重工业 | 1 212.97 | 15.5 | |
| 2008年 | 轻工业 | 140.10 | 9.8 |
| 重工业 | 1 587.25 | 16.1 |
参考答案:
(1)水文特征:多属内流河,水量小;水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形成夏汛;含沙量大;河流有结冰期;河流有断流现象。(8分)
(2)坎儿井采用地下暗渠输水,受季节、风沙影响较小,(2分)可减少水分蒸发,使流量稳定,(2分)提高了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分)都江堰是合理利用地形坡度,确保常年自流灌溉,(2分)科学分流,减轻水旱灾害。(2分)
(3)自然原因: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4分)问题: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4分)
(4)结构特点: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较少。(2分)
增速特点:轻工业增速较小,增速变幅较大;重工业的增速较大,增速变幅较小。(4分)
(5)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4分)
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4分)
本题解析:
(1)因该河流深居内陆,降水少,所以多属内流河,水量小;因该河的水源主要补给是冰雪融水,受气温的影响较大,所以该河的水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温度高,融水量大,形成夏汛;因地表物质疏松,使河流的含沙量多;因冬季气温低于0°C以下,所以河流有结冰期;因冬季气温低,没有冰雪融水,所以出现河流断流。
(2)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地表物质疏松,多风沙,蒸发旺盛,而坎儿井采用地下引水,所以受季节、风沙影响较小,可减少水分蒸发,使流量稳定,提高了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成都平原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多旱涝灾害,从都江堰工程的设计分析,该工程合理利用地形坡度,确保常年自流灌溉;科学分流,减轻水旱灾害。
(3)因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燥,云量少,所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但是红花、番茄、枸杞的发展,会导致过度开垦,易引起荒漠化;如灌溉不当,使地下水位上升,因蒸发旺盛,所以易引起土壤的盐碱化。
(4)读表格中工业构成的增量及增速的数值可知,新疆工业内部结构的特点是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较少。轻工业增速较小,增速变幅较大;重工业的增速较大,增速变幅较小。
(5)评价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去分析,该区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利用经济发展;该区属于干旱地区,但西部有山地缺口,使从大西洋来的水汽深入此地,形成降水,所以该区草场广布,且草质优良;因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但是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所以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2.21万亿美元,进口1.9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下图为各国对iPhone手机价值贡献率。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意义
A.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B.有利于节能减排
C.有利于缓解南方沿海地区的用工荒
D.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
小题2:做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①核心技术的开发②自主品牌的培育③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④建立健全营销网络⑤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企业增长快,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A对。工业生产增加,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B错。工业发展快,需要的劳动力增加,不利于缓解南方沿海地区的用工荒,C错。工业发展快,需要的能源多,不利于缓解能源紧张,还可能加重能源的紧张状况,D错。
小题2:做为第一贸易大国,我国发展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注重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①对。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②对。逐渐减少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③错。建立健全营销网络,扩大销售范围,④对。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⑤对。所以B对。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